女兒:媽媽你冤枉我了。你上次丟的錢是爸爸拿的,你冤枉我了。
媽媽:咋了冤枉你咋了,還想讓我跟你道歉啊?
女兒:哼。(轉身離開)
張老師走出:家長在面對孩子時,往往不肯放下面子為自己的錯誤道歉,反而覺得自己才是最委屈的那個,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不公平,一直反抗叛逆。
母親:寶貝對不起,是媽媽弄錯了,媽媽對你道歉,希望你原諒媽媽。
女兒:媽媽沒事,誰都會犯錯的嘛。
張老師:一個勇于承認錯誤,探索新的談話起點的父母,遠比固執專橫的父母要可愛的多,一個知錯就改的父母,才更真實、更可敬,跟孩子道歉并不丟人,道歉背后孩子感受到的時父母的尊重和平等對待。
張老師:我是張斌,每天一分鐘,教你輕松做父母
11.主題:讓孩子不要活在被人的眼光里
女兒穿著裙子走出來。
父親:怎么今天穿裙子啊。
女兒:老師夸我穿裙子好看。
女兒在客廳里跳舞。
父母鼓掌:跳得真好,你不是不喜歡跳舞嗎,怎么想著要學跳舞了。
女兒:同學覺得我跳舞肯定好看。
張老師走出:孩子處于成長期,會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甚至為了迎合他人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父母如果不及時調整,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變得愈發敏感,并且心情抑郁。
父親:是啊,爸爸年輕的時候,別人夸我有錢,我就省吃儉用,展示自己的大方,別人夸我好,我就無條件幫他做任何事,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事
母親:寶貝,被夸贊是一件好事,但我們一定要經得起夸獎才行啊,而不是把別人的稱贊當作自己行事的風向標。。
女兒點點頭。
張老師: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會逐漸失去自己,家長要教育孩子,永遠不要活在別人的眼中,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張老師:我是張斌,每天一分鐘,教你輕松做父母。
12.主題:孩子情緒失控怎么辦
女兒:我生氣了,誰都不要理我!(重重摔門)
母親敲了敲門:寶貝,媽媽說你也是為了你好。
女兒(os):我不聽,我不聽!
張老師走出:孩子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苦惱不止,情緒失控頻頻頂嘴,時間一長,孩子不僅會變得目中無人,這種不良習慣甚至會一直延續到青春期乃至成年。
母親打開房門,坐到女兒身邊。
母親:不聽話的孩子會被人討厭,媽媽可能教育的方式不對,你有不認同可以提出來,媽媽可以改,但你也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女兒:我不喜歡媽媽你總吼我。
媽媽:是媽媽的錯,但你也要改正錯誤。
女兒點點頭。
張老師:孩子情緒失控往往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家長要做的就是耐心疏導,先說事實再表達情緒,最后才能解決問題,家長只有先管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13.主題:人無信,則不立
14.主題:教育孩子不要加負面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