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家長可以設下一些獎勵,引導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或者幾件事,給與孩子鼓勵,孩子就會慢慢學會自控,并且很有成就感。教育孩子不是要教授他某種知識,而是讓他們學會控制自己,掌握世界。
張老師:我是張斌,每天一分鐘,教你輕松做父母。
6.主題:重視孩子的性啟蒙教育
女兒: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
母親:你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
女兒失落低頭。
張老師走出: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習慣性的態度是回避,認為這件事很羞恥,無法說出口,這樣做的后果,就導致孩子自己去發掘探索,甚至釀成了悲劇。
女兒: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
母親:你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啊。
女兒:那不會很痛嗎?媽媽你好幸苦。
母親摸摸女兒的頭。
張老師:以正確的方式為孩子展開性教育,給予孩子一個合適的答案,才能讓孩子明白男女之分,明白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
張老師:我是張斌,每天一分鐘,教你輕松做父母。
7.主題:如何打敗孩子的拖延癥
女兒在寫作業。
母親在身邊催促:這都半個小時了,你作業才寫了兩行,整天磨磨蹭蹭。
女兒一臉委屈。
張老師走出:孩子做事拖拉,背后的原因和動機有很多種,父母越是催促,孩子就越是拖拉,這樣就會陷入一個死循環,長此以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造成不利影響。
母親:別著急,慢慢寫,媽媽陪著你一起。
女兒開心點頭,認真的寫作業。
張老師:當孩子拖延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先冷靜下來,學會掌握主動權,不要讓孩子把你當成鬧鐘,耐心輔導,學會引導孩子,改變孩子,才能幫助孩子打敗拖延癥。
張老師:我是張斌,每天一分鐘,教你輕松做父母
8.主題:學會培養孩子的耐心
9.主題:信任比指責要有用
女兒:今天我跟小麗去玩了。
母親:整天跟小麗在一起,她學習那么差,還愛說臟話,以后你不許跟她來往!
女兒沉默低頭。
張老師走出:家長總指責孩子做事不對,一味的指責并不會讓孩子改正,只會讓孩子對家長封閉自己的內心。
母親:你為什么喜歡跟小麗玩啊?
女兒:因為她不欺負我,有一次別人欺負我,她還幫了我呢。
母親:你跟小麗玩也沒關系,但是她學習差,還愛講臟話,你不能被這些不好的東西影響,而是應該幫助她一起改變,讓她也變得有禮貌愛學習。
女兒點點頭:我會的媽媽。
張老師:不要總是簡單粗暴地否定孩子,要學會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并信任孩子,這樣孩子才會聽從家長的建議,親子關系才會變得更加融洽。
張老師:我是張斌,每天一分鐘,教你輕松做父母
10.主題:父母也要學會知錯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