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看不起太上和玄都的太上忘情,但陳多寶對呂洞賓的感官還是可以的。
后世關于呂洞賓的記載,這是一個熱血豪俠之人。
事實上,人教八仙代表男、女、老、少、富、貴、貧、賤。
各自都帶有強烈的人情味,其中以呂洞賓為最。
不過是否真是如此,還需要以后再觀察。
陳多寶對呂洞賓禮貌地點點頭,跟著他朝著山巔的八景宮走去。
一路上,一座座青灰色的道觀,鱗次櫛比地佇立在兩旁。
時不時有人從旁經過,皆是好奇地看著陳多寶。
陳多寶也從中認出了幾個特征明顯之人的身份。
倒騎毛驢的張果老,拄著拐杖的鐵拐李……
看來這閉關修煉三萬年,他在進步,太上也沒閑著。
到了八景宮煉丹房外,呂洞賓駐步不前,示意陳多寶獨自入內。
陳多寶看著幽深靜謐的煉丹房,殿門大開,但里面卻是一片黑暗,看不清分毫。
仿佛一頭噬人的餓虎,張大血盆大口,正等著他自投羅網。
陳多寶輕笑了一下,既然到了這里,他又豈會因為這點陣仗,就心生畏懼。
青石碑還在首陽山腳下,太上應該不敢再次違反道祖禁令,對他出手了。
吃人的老虎再厲害,被關進了籠子里,又有何懼?
陳多寶自信坦然地走入煉丹房,殿門自動關閉,房內反倒是立刻明亮起來。
太上獨坐上方,在他身前,煉丹爐內丹火旺盛,散發著裊裊清香。
“多寶,你不答應彌勒將小乘佛教并入大乘佛教,怎么還有空閑來老道這里?”
太上神情淡漠地說道,語氣中聽不出對多寶的絲毫的惡意。
仿佛之前在靈山搶走了崆峒印的事情,沒發生過一樣。
陳多寶聞言,心中凜然,接引、準提的謀劃,果然瞞不住太上。
那為什么,太上卻是無動于衷,任由他將小乘佛教并入大乘佛教呢?
前世他在研究多寶道人的時候,就很是疑惑。
老子這么老謀深算的第一圣人,從來都是算無遺策,卻在這“化胡為佛”上大失水準,昏招連出,白白丟了一世英名。
老子難道不知道多寶道人對他和元始的恨意?
難道想不到多寶道人一旦去了西方脫離他的掌控,面對接引、準提的威逼利誘,很大可能會直接背叛他,真正加入佛門嗎?
他是太過自信覺得多寶道人不敢背叛?還是覺得多寶道人對玄門還有感情?
陳多寶倒是覺得,老子像是故意逼著多寶道人叛逃加入佛門,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聲。
或許這“化胡為佛”根本就不是為了阻止佛門大興,或者說阻止佛門大興只是順帶的目的,還有更深層次的算計。
陳多寶在來首陽山前,就對老子的真實目的有一個大膽的猜測,但還需要驗證一下。
“師伯,多寶一直不敢忘,是您指引多寶去靈山建立了小乘佛教,分化佛門氣運。”
“在來首陽山之前,多寶是見到了彌勒,但已經嚴詞拒絕他了。”
“多寶自始至終都是玄門弟子,又豈會和那旁門左教同流合污。”
“另外,三萬年前多寶一時沖動,闖下大禍,這次是特來歸還崆峒印的。”
陳多寶一邊照著想好的說辭回答,一邊取出崆峒印。
太上本來淡漠的神情,略微停滯了一下。
他沒想到,陳多寶這次來,居然還打算把崆峒印還給他。
崆峒印對人教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正因為有了崆峒印這個人族至寶,人教才有資格冊封三皇五帝。
若是沒有了崆峒印,人教就連教名,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了。
這三萬年,他也一直在頭疼,如何在自己不出手的情況下,將崆峒印奪回來。
除了培養人教八仙和尹喜之外,還讓他們再廣收門徒,大力發展三代弟子。
另外也聯系了元始,后面闡教也會派出高手,幫助人教一起圍攻靈山。
但對多寶的修為,太上也有些忌憚,并沒有十全的把握。
這次多寶能夠主動前來歸還崆峒印,也省了無數的煩心事。
太上雖然心中松了一口氣,但表面上依舊是不動聲色,靜靜地等待著陳多寶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