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不會天真地以為,陳多寶會無償歸還崆峒印。
他心中已經下定決心,只要陳多寶提出的條件不太過分,他都會答應。
“師伯,在歸還崆峒印之前,多寶心中還有個疑惑,您化胡為佛的計劃,恐怕難以阻止佛門大興。”
陳多寶低著頭說道,看著地面的眼神中隱藏著莫名的意味。
“哦?”
老子不置可否,顯然沒有把多寶的質疑放在心上。
“師伯,接引、準提建立的畢竟是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名義上終究在大乘佛教之下,現在也分化不了多少佛門氣運。”
“如今雖然拒絕了彌勒的邀請,但接引、準提肯不會善罷甘休。”
“接下來,他們若是借助大乘佛教名義上的優勢,強行吞并小乘佛教,到時又該如何抵御?”
老子聞言沉默不語,這些他自然知道,但一直想不到辦法解決。
反正他也沒指望化胡為佛真的可以分化佛門氣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多加考慮了。
“師伯,我們為何不直接建立大乘佛教呢?”
“那名義上就和接引、準提的佛教是平等的,只要發展好了,就能分化一半的佛教氣運。”
老子聞言搖頭,“此事我也想過,但建立大乘佛教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大乘佛法教義,我手上只有小乘佛法。”
封神后期,老子就預感到了闡教、截教會兩敗俱傷,佛門會大興。
那時候他就開始布局,在與接引、準提論道交流的時候,暗中參悟佛法。
但畢竟他不是主修旁門,憑借著強大的圣人修為和驚人悟性,強行悟到了一個小乘佛法之后,再無所得。
不過,從這也可以看出老子的厲害,這可不是修煉佛法,而是要在接引、準提創建的佛法的基礎上,別出機杼創造佛法。
既要與現在的佛法一脈相承,又要有獨特的核心思想,自成一派。
這種事情只有老子一人能做到,其他圣人都不行。
否則面對老子的“化胡為佛”,接引、準提要是有能力參悟到新的人教教義,那肯定也會反手建立一個“小乘人教”。
他們早就眼饞人教龐大的氣運了,但顯然他們參悟不到。
陳多寶恍然,原來如此!
立教需要對應的教義。
確實也應該如此,如果立教那么簡單的話,那大家都去立別人的教分化氣運了。
不過,太上沒有大乘佛法,但我有啊!
在將上清道法重修了三十六遍,靈魂早已進化為元神,并且淬煉到了極致。
前世今生所有的記憶,不管是記得的還是遺忘在腦海深處的,都歷歷在目。
前世曾一掃而過的佛經,全都清晰地浮現在他的腦海里,字字句句一目了然。
“師伯,多寶或許是真與佛門有緣,僥幸參悟一絲天機,悟得一門大乘佛法,名為禪宗。”
八景宮外,因陳多寶之言,混沌氣流翻騰不息,剎那驚雷!
“你悟到了大乘佛法?”
太上淡漠的神情第一次動容,但眼神中仍舊充斥著懷疑。
“何為禪宗?”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如何見性成佛?”
“明心見性,頓悟成佛。”
“如何頓悟?”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老子的問題接踵而來,陳多寶剛回答完上一個問題。
他就立刻問下一個,不給陳多寶反應思考的時間。
但禪宗教義都現成地擺在腦海里,陳多寶又豈會畏懼。
面對老子的問題,他對答如流。
太上很想繼續保持淡定的大佬氣度,但他做不到啊,甚至太上忘情的心境也無法再維持。
時刻觀察著老子神情的陳多寶,內心多了一絲歡愉。
穩如老狗的太上終于也破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