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少,有很多農村學生要走上好幾十里山路才能去鎮上念書,這一來一回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基于這點,韓春風才想著大力建小學,興教育。
現在這時候的人對教育還是不怎么重視,很多家長甚至學生都不太重視。
不然水花也就不會小學都不讓她讀了。
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做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至于那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還得過兩年才流傳開來。
不過這時候,從恢復高考以來,已經在慢慢的重視教育了。
忽然,縣里頭又來人了,一個小型的貨車過來的。
“主任,你怎么又過來了。”
“上次來送錢,這次來送物資。一百套服裝還有一百套書冊,都是給你們涌泉村小學的。希望白老師,韓老師你們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把涌泉村的小學教育抓好。”
白老師把這些物資都接收了過來,忽然發現,這些個服裝怎么跟去年的一樣,款式一樣。
他在心里猜著,這應該是同一個人捐贈的了。
這時離過年才一兩個月,冬季末,馬上初春了,還是有些寒冷,這些個衣服也能派上大用場。
馬村長購置來了水泥,幾個泥瓦匠開始動工給修學校操場。
這個坑坑洼洼的操場也算是白老師的一塊心病,這下子總算能夠解決了。
這個年代,學生主要上語文數學體育思想品德。英語上的還比較少。
體育非常重要,所以白老師才迫切的想要一塊平整的操場。
有了錢,有了水泥石子,很快的就能修建好,等待干透,操場就算是弄好了。
涌泉村一個學校,三間教室,有著四個老師,所以關小關通常是不上課的,只是偶爾過來一下體驗生活。
第一節課,韓春風教的是五六年級。
很欣慰,水花又過來上學了,自己給她承擔了學費。
水花向韓春風承諾了,自己長大了賺了錢,會把錢如數還給韓春風。
也因為此,水花學習的更加的努力,再加上師資力量的加強,她的學習又好了不少。
韓春風在上課的時候看到了好些同學冷的打顫。
還好都穿了詩風的服裝,很防寒,但還是有些遭不住。
教室的窗戶很多都是壞的,漏風。
現在還只是修了操場,這個玻璃啥的,還沒有開修。
一節課很快的上完了,趁著下課時間,韓春風走到家里。從家中拿出一塊鐵皮,把它給折成了一個小火爐。
連著做了好幾個小火爐,然后往里頭放了好些顆碳,就這些碳,支撐個三四個小時應該是可以的。
這是以前韓春風讀小學時常干的活,但是這個涌泉村的小學生好像沒有誰有這么干過。
下課時間十五分鐘,韓春風已經做好了三個簡易的小火爐,又回到了教室。
找了三個體質比較差的女生,把小火爐放置在了他們的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