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過三座宮門,一道孤零零的門戶矗立在前方,這道門正中神道上由兩根四棱柱形的石柱和一個夾樓構成。
隨著鏡頭拉近,自上而下,可窺此門全貌:門為一間,其上懸山式琉璃瓦屋頂,兩邊各有一四棱長方體石柱。石柱頂部座有望天吼,底部基座前后有抱鼓石。在兩石柱之間有大紅色木板門,中央門戶大開。
在這座門之后,有一石祭臺,位于神道正中,長約一丈八尺六寸,寬五尺,高四尺,通體由漢白玉雕砌而成,底座造型為須彌座樣式,上面雕刻有青花,描繪祥云,束腰部分刻有八仙、八寶圖案,顯得無比莊嚴神圣。在其上方擺有香爐一只,花瓶一對,燭臺兩個,不過同為漢白玉雕塑而成的。
在其后方,布有一道臺階,臺階之上一座雄偉的高樓巍峨地矗立在那里,高高地俯瞰著整座陵寢。
“不愧是皇家陵寢,很哇塞!”
直播間眾人看的如癡如醉,整個心神都沉浸在眼前的壯觀景象之中,恨不得飛過去親眼目睹仔細瀏覽一番。
這時候,鏡頭移動到了那道孤零零的門前,曹七七左顧右盼:
“這門沒有墻嗎?真的窮的只剩下門了?”
系統尷尬:
“老妹兒,事情不是這樣子滴,這道門學名叫二柱門,清代陵制,此建筑雖名為門,實際上棺槨不從此處通過,謁陵者也不從此通行,是純禮制性的建筑,只有保持領土完整的帝王才能在帝王陵中建造二柱門。道光帝慕陵開始不設置,因為鴉片戰爭打輸了,晚晴開始走下坡路,喪權辱國”
“此外...皇后陵也不設置二柱門”
“所以....這就是個擺設?”
曹七七繼續吐槽:“所以,皇帝之中也是存在鄙視鏈的?”
直播間眾人哄堂大笑:
“哈哈哈,就喜歡社會我小蘿莉,人狠話不多,但凡開口,每一句刀刀致命”
“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然無法反駁”
“看來黃帝圈也不好混啊,一個弄不好都得留下恥辱的鐵證,任你武功再高,你的祖宗們就問你一句,你門沒了,你咋整”
“哈哈哈哈”
在一片歡樂中,系統開口繼續說道: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封書、二柱門、三才升、四阿頂、五鳳樓、六方罩、七分頭、八字墻、九脊帳、十字別,這句話?”
直播間眾人搖頭:
“主播,請開始你的裝比”
水友們直接攤牌了。
“主播你說的是中國古建筑的稱謂吧”
神仙子忽然再度冒泡。
“對的”
系統表示贊許:
“神仙子同學你是這個專業的?”
神仙子:
“不,我是野生的,被迫營業”
眾人:???
“神仙子,你這里面有故事啊”
神仙子呵呵一笑:
“這事說來話長,以后有機會再說,主播請開始你的演講,我就不搶你的飯碗了”
“多謝大佬”
系統皮了一下,學會了曹七七的口吻:
“一封書:是院落里耳門的一種,輪廓規制酷似小型方角柜,頂無頂箱,體形方正平直,猶如一套中式木版書,因此而得名”
“二柱門:就是大家現在眼前的這道門,二柱門又稱為‘沖天牌樓’”
“三才升:在單材拱的兩端上面承托上一層拱或枋的升,叫作“三才升”;置于單才拱端頭,承托上一層拱或枋的斗形構件。三才升是清式斗栱的名詞,宋式建筑稱“散斗”:在一攢斗栱中,除了槽升子,其他的升都是三才升。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卷二十八:(斗科各項尺寸做法:三才升每斗口寬一寸,長一寸三分,寬一寸四分八里,高一寸。升底寬一寸一分,長九分,口高四分,腰高二分,底高四分。)”
“三才升的形狀酷似倒過來的全息瞄準鏡”
眾人:666
系統將鏡頭對準二柱門的檐角:
“四阿頂就是廡殿頂,皇宮的那種,宋朝稱“廡殿”或“四阿頂”,清朝稱“廡殿”或“五脊殿”,日語稱寄棟造,是中國、日本、朝鮮古代建筑的一種屋頂樣式。”
“五鳳樓,是宮城正門形制。上有崇樓五座,以游廊相連,東西各有一座闕亭,形如雁翅,俗稱“五鳳樓”。隋唐時期在洛陽建應天門(紫微城正門),城門樓在中間,垛樓、闕樓各一對,分排在兩邊,飛檐如翅翼,似五只鳳凰,故稱“五鳳樓”。”
“北京故宮午門上部的門樓就是五鳳樓,它兩翼俗稱“雁翅樓”,整座建筑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鳳樓”之稱。”
眾人恍然:
“原來午門的門樓就是五鳳樓啊,果然還是古人起名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