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尼瑪,說好的眾生平等呢?”
“你給皇帝講平等?是皇帝拿不動刀了還是你飄了”
只聽系統繼續說道:
“現在說說清朝定制的王公百官墓葬規格制度”
清初:
親王享堂五間,門三,飾朱紅油,繪五彩金花,茶飯房左右各三間,碑亭一座,圍墻百丈,守冢人十戶。親王世子、郡王享堂三間,門三,飾朱紅油,繪五彩小花,茶飯房三間,碑亭一座,圍墻八十丈,守冢人八戶;固倫公主同。
貝勒、貝子享堂三間,門一,飾朱紅油,不繪彩,茶飯房三間,碑一通,圍墻七十丈,守冢人六戶;和碩公主、郡主同。
鎮國、輔國公享堂、門制與貝勒、貝子同,碑一通,圍墻六十丈,守冢人四戶;縣主、郡君同。
鎮國、輔國將軍碑一通,圍墻三十五丈,守冢人二戶。民公、侯伯碑一通,圍墻四十丈,守冢人四戶;一二品官同。
三、四、五品官碑一通,圍墻三十丈,守冢人一戶。六品以下碑一通,圍墻十二丈。
親王給造墳工價銀五千兩,世子四千兩,郡王三千兩,貝勒二千兩,貝子一千兩,鎮國公、輔國公五百兩;民公六百五十兩,侯六百兩,伯五百五十兩;一品官五百兩,二品官四百兩,三品官三百兩,四品官二百兩,五至七品官一百兩,皆給價令其自造。
道光二十四年,又有所不同。
親王塋制,享堂五間;親王世子至輔國公皆三間。
親王、親王世子、郡王門三,貝勒以下門一。
親王繪五彩,飾以金,蓋綠琉璃瓦;親王世子、郡王,止繪五彩,蓋綠琉璃瓦;貝勒以下施朱而不繪,用小牡瓦。
親王墳園周百丈,親王世子、郡王八十丈,貝勒、貝子七十丈,鎮國公、輔國公六十丈,鎮國將軍及輔國將軍三十五丈,奉國將軍及奉恩將軍三十丈。
又定:民公、侯、伯墳圍墻八十庹,四戶看守;一品、二品官員墳圍墻七十庹,二戶看守;三、四、五品官員墳圍墻六十庹,一戶看守;六品官員以下,有頂戴官員以上,圍墻二十四庹;庶民墳圍墻十六庹;六品以下官、庶民以上,看墳不過二人。
又定:一品官塋地九十步,墳高一丈六尺;二品官塋地八十步,墳高一丈四尺;(以上石獸并六)三品官塋地七十步,墳高一丈二尺;四品官塋地六十步,墳高一丈;五品官塋地五十步,墳高八尺;(以上石獸并四)六品官塋地四十步,七品官塋地二十步,墳高六尺。
以上發步皆自塋心數至邊。五品以上許用碑,龜趺螭首;六品以下許用碣,方趺圓首。庶人塋地九步,穿心十八步,止用壙銘。
眾人聽完震驚無比:
“臥槽,震驚我七大姑八大姨一整年”
“我滴個親娘,這真的是方方面面都給你嚴防死守,想死都要規規矩矩”
“這要是但凡被發現,豈不是墳頭就要被扒了,骨灰都要被揚了”
“墳頭逾制,是要攤上大事的,小伙子”
“試試就逝世”
“話說,固倫公主是什么意思?”
“我記得乾隆的女兒,康熙的女兒好像都有叫固倫公主的”
“我迷了”
“呵呵”
青青子衿忽然開口:
“大家誤會了,固倫公主不止是一個人”
眾人一臉茫然。
“啥意思?”
“這玩意兒難道也是世襲的?”
只聽青青子衿繼續打字解釋:
“固倫公主是清朝時期對于皇后所生之女(嫡女)的稱呼。”
“固倫”為滿語,為“天下、國家、尊貴”之意。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并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
固倫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級,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冊封為固倫公主,但也有例外。比如說康熙皇帝的女兒固倫榮憲公主,乾隆皇帝的女兒固倫和孝公主都是因為得到皇帝的特別喜愛才受此封號。
按清朝法制所定:“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兩種封號,強調了嫡庶之別。“格格”是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通常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