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譯成漢語即國家)公主。
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
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
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
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
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
順治十七年(1660年)又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若為側室所生,均依次降二等。
“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
例如,清高總乾隆一共生了十個女兒,其中有五人因早殤沒有加封,另外五個女兒,加封為公主。
即第三女(孝賢純皇后生),封固倫和敬公主;第四女(純惠皇貴妃蘇氏生)封和碩和嘉公主;第七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固倫和靜公主;第九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和碩和恪公主;第十女(惇妃汪氏生),封固倫和孝公主。
“總覺得怪怪的,有哪里不太對,但是又說不上來”
“第十女這個,地位貌似不對吧”
有人質疑道。
“這個貌似是豐紳殷德的老婆”
有人眼尖。
“臥槽?真的假的”
青青子衿笑了笑:
“她是個例外,因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歲時生的,是乾隆帝最鐘愛的女兒,她本應封為和碩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為“固倫公主”后下嫁給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
“我就說嘛,這才對嘛”
對于眾人的火眼金睛與參與熱情,青青子衿有些詫異,畢竟這些只是較為枯燥。
她話鋒一轉,補充說道:
“其實破格加封的還有好幾個例子,比如:康熙朝最為寵愛的公主為固倫榮憲公主。固倫榮憲公主是唯一一個被康熙冊封為固倫公主的女兒。公主是康熙帝第三女,母為榮妃馬佳氏。”
“康熙第九女固倫溫憲公主。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生。其母為康熙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與四子胤禛、十四子胤禵、皇六子胤祚、七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三十九年,18歲時受封為和碩溫憲公主,雍正元年,雍正將自己唯一的親妹妹追封為固倫溫憲公主。”
“還帶這樣的?”
“還是四爺會玩”
“其他人表示:是不是玩不起!還帶死后追封的。”
“大家同為一個爹生的,說好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
ps:感謝:不想長大的魚兒、糞花涂墻、萊杰羅,投的票票,夏天到了,大家多注意防暑哈。
小劇場:
樸醬家的狗又吃了兩只雞,樸醬很生氣。
作者手里捧著鍋:強烈要求燉了,這狗子不行。
神仙子背后藏著燒烤架:對,就該燉了,小母雞都團滅了,你辛辛苦苦一夜回到解放前,小母雞也是媽媽生媽媽養的。
土富笑瞇瞇拎著一包佐料:佛曰眾生平等,小母雞的命也是一條寶貴的繩命,必須讓狗子接受人命的審判與法律的制裁。
狗子:......還要臉嗎?敢不敢將你們手里的家伙放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