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次知道,表示好奇”
系統也是佩服他們:
“密宗分為兩派,一為胎藏界,一為金剛界。”
八世紀時印度密教,由善無畏阿阇梨、金剛智阿阇梨、不空法師等宗派祖師傳入中國,并傳僧一行。僧一行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被稱為密宗坐館”
唐惠果長老時,日本空海和尚來漢地習學,及后攜所學經論、儀軌回日本創建日本密宗。
密宗總的來說,有兩支:一支為藏傳密宗,一支為鈤本密宗
“藏傳佛教都有什么呢?”
眾人不死心旁敲側擊的問。
“藏傳佛教,俗稱la-ma-教,屬于大乘佛教之中的密宗傳承。”
藏語系佛教始于7世紀中葉,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時,兩位公主分別帶去了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和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經。松贊干布在兩位公主影響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8世紀中葉,佛教又直接從印度傳入西藏地區。10世紀后半期藏傳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紀中開始流傳于蒙古地區。此后的300多年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
這個過程之中,赤松德贊對佛教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他在位期間,迎印度僧人寂護和蓮花生入藏。寂護和蓮華生入藏之后,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在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贊特地派人到印度請來12位僧人,為7位吐蕃貴族青年剃度授戒。這7人出家是西藏佛教史上極為重要的一件大事,是出家之始,他們在藏文史籍中被尊稱為“七覺士”。
“藏傳佛教的主要有五個派別: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噶當派、格魯派”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最古老的一個派別。“寧瑪”藏語意為“古”、“舊’,由于該教派僧人只戴紅色僧帽,因而又稱紅(red)教。
寧瑪派著名的寺廟有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托、竹慶、白玉、協慶等寺。
薩迦派中的“薩迦”藏語意為灰白色的土地,因該派的主寺——薩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由于該教派寺院圍墻涂有象征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故又稱花(flower)教。
薩迦派的重要寺院還有四川德格的貢欽寺,青海玉樹的結古寺、稱多縣的示藏寺,西藏林周的那爛陀寺,今錫金境內的結蔡寺等。
薩迦寺至今仍是藏傳佛教中藏書最為豐富的一座寺院。
噶舉派是藏傳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噶舉”,藏語意為“口授傳承”,謂其傳承金剛持佛親口所授密咒教條。因該派僧人按印度教的傳統穿白色僧衣,故稱為白(white)教。
噶舉派主要寺院有西藏墨竹工卡的止貢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
噶當派,藏語“噶”指佛語,“當”指教授。通俗說法是用佛的教誨來指導凡人接受佛教道理。
熱振寺是噶當派的主寺。藏傳佛教中一切大論的講說,也都源于噶當派。
格魯派中的“格魯”一詞漢語意譯為善規,指該派倡導僧人應嚴守戒律。又因該派認為其教理源于噶當派,故稱新噶當派。由于此派戴黃色僧帽,故又稱為黃(yellow)教。
清代以來,格魯派寺院有了很大發展,除拉薩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外,扎什倫布寺、昌都寺,青海塔爾寺、隆務寺、佑寧寺,甘肅拉卜楞寺、卓尼寺,四川格爾底寺、甘孜寺,云南中甸的格丹松贊林寺等也都是格魯派的著名大寺院。
“那活佛轉世屬于哪一種呢?”
這幾乎屬于人們對于藏傳佛教最熟知的一種,一經提問,就引起了眾人的關注。
“活佛轉世制度的采用是格魯派”
說到這兒,系統語重心長地說道:
“清朝為此制定了“金瓶掣簽”制度,想必大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