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即位后,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皇帝廢棄了公開建儲制,宣布實行秘密建儲。雍正帝在乾清宮西暖閣召見王公大臣,共議秘密建儲制,諸王大臣均無異議。雍正帝遂將密封的寫有繼位人姓名的錦匣收藏于“正大光明”匾后。后來,雍正帝又另書密封一匣,隨時帶在自己的身邊。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四子寶親王弘歷成為清代第一個以秘密建儲制繼位的皇帝,是為乾隆皇帝。乾隆帝在對歷朝歷代的建儲法詳加比較剖析后,認定秘密建儲“實為美善”,進一步將秘密建儲確定為神圣不可更改的“建儲家法”。乾隆以后,自嘉慶到咸豐,都是按秘密建儲制繼承皇位的。”
“這么說密建皇儲只是為了保證下一代的順利繼位?”
人們腦海之中不自覺跳出這個念頭。
“其實這只是其中之一”
曹七七說道:
“雍正密建皇儲的用意有二”
第一,預先指定繼承人,保證了皇位繼承的有序。
第二,不明確公布皇位繼承人,阻止了繼承人形成權力集團。因此雍正皇帝故意布疑陣,在各方面都使四阿哥弘歷、五阿哥弘晝分庭抗禮,讓人相信他們都有即位的可能。
第三,密建皇儲制度,削弱了宗法制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的法定支配作用,擴大了對皇帝候選人的選擇范圍。選立繼位人之權全由皇帝一人掌握,選立繼位人不以嫡、庶、長、幼為條件,而以是否具有統治才能為原則。這是對皇帝制度的重大改革。
“牛皮,不愧是四爺”
“四爺表示:都是b的!”
“哈哈,這么說也沒毛病”
“那秋狝又是什么?”
“秋狝就是秋獵,也作鞦獮”
曹七七多解釋了一句:
“《左傳·隱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司馬法·仁本》:“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也。”
“哦~~~”
眾人赫然長嘆:“確定不是因為古代沒手機沒電腦娛樂項目少?”
“樓上的說什么大實話,沒手機四爺都這么碉,有手機還不得上天?”
“大清朝在月球上插了旗,你讓美帝人民怎么想?讓全世界的雞鴨大鵝怎么想?”
“關于道光皇帝還有一個著名的事情,就是嘉慶十八年,天理教之亂,又稱癸酉之變。”
曹七七一邊朝碑樓走去,一邊隨口說著故事轉移注意力。
“1813年,李文成領導的天理教以“奉天開道”為旗幟,于九月份發動起義。十五日,200名天理會教徒于京城發動兵變,攻入紫禁城東華門、西華門,直搗清廷皇宮重地。”
“當時在上書房讀書的道光皇帝以鳥槍擊斃兩賊,旻寧過人的膽魄與過硬的軍事技能,為這場皇宮保衛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嘉慶帝很高興,封他為和碩智親王,其御槍也被賜名為“威烈”。此后,旻寧備受嘉慶帝器重,嘉慶帝稱贊他“忠孝兼備”。”
“這個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