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才再度被起用。
從光緒二十年(1894年)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任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謚號為“忠”。加恩進賢良祠,并配享太廟。其孫溥偉襲爵恭親王。
曹七七說完引起一片驚呼。
“這么牛皮?”
“也是一個狠人”
“幾乎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他這么碉堡,咸豐皇帝知道嗎?”
“嗯”
曹七七說道:
“奕欣,是清末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同樣也是清朝十二家****之一。”
“在辛酉正文變之中,還有一個人也參與了,就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咸豐帝異母弟,光緒帝生父:愛新覺羅·奕譞”
愛新覺羅·奕譞其大福晉為慈禧太后胞妹,豐帝死后奕譞與恭親王配合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正文變,所以慈禧太后開始重用奕譞。
光緒十年,甲申易樞之后,恭親王奕欣所帶領的軍機處被慈禧全班斥退,奕譞開始以商辦之名接掌政權。光緒十一年(1885年),總理海軍衙門,任內挪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
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歷1891年1月1日),醇親王奕譞薨于藩邸,時年51歲,謚號醇賢親王。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襲封醇親王爵位,載灃的長子溥儀為清朝末代皇帝。
“臥槽?這個更牛批”
“同為咸豐皇帝的同父異母的弟弟,一個比一個秀”
“老六奕欣最多就是制霸朝堂,當了攝政王;老七直接當了下一任皇帝的親爹,末代皇帝的grandpa(grandfather)!”
“這一家子,秀的我頭皮發麻,估計當年咸豐皇帝做夢也不會料想到有今日一幕”
眾人一頓嘲諷。
“好了,奔偏了,回頭我們繼續說道光皇帝”
很快,曹七七就來到了神道盡頭,一座三路三拱橋出現在隆恩門前方,橋北東西朝房各一座。
跨過拱橋,神道前方正中隆恩門建在石質須彌座上,臺面鋪金磚,面闊五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中開大門三道。
曹七七來到門前,指著下方的門檻說道:
“你們知道為什么要修這么高的門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