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代,清前期國力昌盛,清帝追求窮奢極欲的豪華生活,對于起居坐臥家具的制作也是極盡工巧,這一時期對于楠木的需求量也是一直保持高位,據清宮檔案記載,康熙年間楠木木桌長96cm,寬64cm高32cm,桌子做成炕桌式樣,桌面鑲嵌銀板,牙板為直牙條,四條腿直下,足尖是內翻馬蹄足。
此外,清康熙時修建的承德避暑山莊的主殿——“澹泊敬誠”殿,也是一座著名的楠木大殿。
據《內務府檔案》記載,這座大殿共耗費白銀七萬一千五百二十五兩一錢七分,運費高達一萬三千兩;累計用工十八萬四千四百八十一人次。
“總的來說:金絲楠木是楠木中品質最高的門類,因為資源珍稀且生長極為緩慢。自古都是皇家文化符號的象征,被稱為“皇帝木”。”
聽完曹七七的講述,眾人連連驚嘆。
“我的天啊”
“話說現在金絲楠木什么價?”
“金絲楠木陰沉木一噸大概200萬左右,當然也要看是什么年份的,是10年還是百年以上,不同年份價格不同”
“臥槽,這群皇帝,一座房子都分分鐘上億啊,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億萬豪宅啊!”
“牛皮!”
閑聊中,眾人隨著曹七七的鏡頭逛了逛隆恩殿左右配殿,總的來說左右配殿與之前崇陵的相差無幾。
隆恩殿內北部總共有三座暖閣,中暖閣供奉道光帝神牌,西暖閣供奉三個皇后的神牌,東暖閣存放諭旨。
曹七七轉了一圈,依依不舍地退了出來。
這時候有人開口問道。
“主播,這擺著石柱子做什么?”
曹七七頓時笑了:
“這叫石幢,也叫經幢,他的上面刻有經文”
隨著鏡頭地抵近,果然看到方形石柱四面密密雕刻的經傳。
“那左側那個圓形的是燭臺嗎?”
人們好奇,目光隨著鏡頭移動看向一側。
“這叫嘉量,他不是燭臺”
曹七七有些哭笑不得,如果沒有系統告訴她,她也差點把這東西當成石燈。
“嘉量,是中國古代標準量器,有斛,斗,升,合,龠五個容積單位”
中間較大的一器上部為斛,下部為斗,左邊的一器為升,右邊的一器上為合,下部為龠。
嘉量有圓形、方形兩種制式。
故宮常見的方形嘉量為乾隆九年(1744年)所例,仿兩漢向王莽國形密址的民鑄。
宮殿前設置嘉量,表明度量衡定,天下一統。
在沈陽故宮崇政殿月臺的東南角,置放著石構件“日晷”;西南角,對稱置放著一個內裝“嘉量”的石亭子“嘉量樓”。它們均采用漢白玉“艾葉青”雕刻而成,通體潔白無瑕、造型別致,并與周圍金碧輝煌的宮殿建筑群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這只是嘉量乾隆十三年(1748年)派人送到盛京的。
乾隆九年(1744年),制造出兩個方形和兩個圓形“嘉量”。乾隆皇帝把其中兩圓一方3只“嘉量”,分別置放在北京故宮午門、太和殿、乾清宮,將余下的那只方形“嘉量”,陳設在沈陽故宮崇政殿前。
ps:感謝:哼哼是只豬、fairy-of-swo、passers-by、書友2021***3852、張軻志,投的票票,感謝大家的支持,據說還有四個多月就要過年了,慌不慌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