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壁內外皮皆干擺,中間空隙用糙磚填充,這種稱為“填餡”。
在這個過程中,高度盡量與干擺保持一致,同時背里與填餡磚要與干擺磚留有一定的“漿口”。
第五步就是灌漿、抹線。
灌漿通常桃花漿或生石灰漿。
眼瞅直播間眾人又要開口,曹七七抬手示意:
“打住,我懂,你們不懂”
“桃花漿就是白灰漿+好粘土漿,比例在3:7或4:6”
其次灌漿分三次,第一次叫“半口漿”、第三次叫“點落窩”,第二次叫自己悟。
第三次灌漿后要用刮灰板將浮在磚上的漿刮去,然后用麻刀灰將灌過漿的地方抹住,即“抹線”,又叫“鎖口”防止上層灌漿往下竄而撐開。
注意:在第一次灌漿之后,要將磚的上棱高出的部分磨去,這個過程稱為:剎趟。
然后第六步就要開始:逐層擺砌
擺砌時“上跟繩,下跟棱”,干擺墻要“一層一灌,三層一抹,五層一瞰”。
最后一步就是打點清洗:
大致分為:漫干活、打點、漫水活和沖水,四個過程。
將磚與磚接縫處凸出的部分磨平,稱為漫干活;
用磚面灰(磚藥)將磚的殘缺部分和磚上的砂眼填平,叫打點。
沾水將打點過的地方磨平,再沾水把整個墻面揉磨一遍,使墻體外表色澤質感保持一致,這個過程叫漫水活。
“沖水是最后一步:就是用清水與毛巾、刷子等將整個墻面統一清掃干凈。”
說著曹七七指了指面前的寶頂外壁:
“道光的寶頂圍墻大致保持了磨磚對縫、干擺灌漿的工藝,但不同的是它改變了傳統筑墻做法中上身糙砌灰磚刷紅漿、下肩干擺的做法,算是一大創新,而且工藝十分精湛”
“啊,差點忘了這個”
曹七七忽然轉身,來到寶頂月臺邊,指著腳下的巨石:
“這種巨石叫混沌階石”
“按清帝陵建制:尋常的臺階下面鋪設的全是壘磚,上面放置大約20厘米的長條石,但是道光皇帝取消了壘磚這一做法,全部改用一整塊巨石,還別說看上去十分大氣”
曹七七跳下來手摸著嘴巴仔細端詳了一眼:
“就是有點勞民傷財”
不經意間抬頭,曹七七看到了寶頂上方的散水渠道:
“啊,對了,吸取了東陵漏水的教訓之后,道光皇帝慕陵的排水工作做得十分細致,大家看上面的散水渠,有了這個可以說慕陵基本無憂”
“那慕陵的地宮呢?”
“要進地宮了?”
“重頭戲來了,小蘿莉最終還是要對道光地宮下手了嗎?”
曹七七呵呵一笑,重新走到寶頂前指著下方:
“這下面就是地宮,據記載,慕陵地宮沒有琉璃瓦頂,僅用青白石條合龍券頂,上覆城磚,再上覆三合土即為寶頂。而且地宮刻意求簡,為五券二門:隧道券、罩門券、門洞券、梓券和金券,僅僅相當于皇后地宮的等級。”
“道光皇帝咋想的?”
“祖制難為,而且生不逢時”
“道光帝:我太難了”
“道光:呵呵,你懂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