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談之間,曹七七登上了臺基,臺基后有一條御道,道路的盡頭是一個方形月臺,長約38.47米,月臺上的須彌座中央即正圓形寶頂。
“前面就是寶頂吧”
“看樣子是”
“感覺和泰陵與崇陵大相徑庭啊”
“就這么光禿禿露在外面?”
“沒了寶城感覺怪怪的”
“同學們,前面的就是道光皇帝的寶頂了,別看寶頂如此樸素,但是他的建造卻是頂級的”
曹七七的話引起了眾人好奇。
“就這兒?還頂級?老妹兒,別以為你長得卡哇伊就可以亂說,小心我告你毀謗”
“就是,這啥也沒有,完全沒有大清坐館扛把子的比格”
“所以說,人丑就要多讀書”
曹七七嘲諷了一句,緩步來到寶頂近前,手撫摸著寶頂石壁說道:
“看到了什么嗎?”
隨著鏡頭拉近眾人后知后覺:
“石頭的?”
“恭喜你,回答正確”
曹七七說道:“道光寶頂的外壁采用的是‘干擺墻’的制造方式,這是傳統建筑中一種頂級制式”
“干擺墻?”
對這個詞,幾乎大都十分陌生。
“你們不知道很正常,以前我也不知道”
曹七七手撫摸著寶頂石壁,手指劃過著每一條細微的縫隙,現場教學到:
“干擺墻,又叫水磨磚墻,它采用的是‘磨縫對接’砌法,這是一種十分講究的墻體做法,對磚的材質要求極高,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將每一塊磚經過精心打磨,每個棱角都要整整齊齊,磚與磚之間的立縫與臥縫幾乎嚴絲合縫”
通常用于官式建筑的墻體下堿或重要部位,重要的建筑也有“干擺到頂”的做法。就比如面前的寶頂。
古代傳統建筑的墻體有很多類型,比如:干擺墻、絲縫墻、淌白墻、糙磚墻、碎磚墻、石墻和土坯墻等等。
“由于古代工藝不夠,所以磚就顯得異常珍貴,直到明代,真正意義上磚砌墻體才算普遍。”
說著曹七七用手拍了拍寶頂上方:
“像這樣,干擺墻中干擺到頂的做法更是頂級工藝,每一道程序都要求十分嚴苛”
第一步:彈線、樣活;
就事用墨線彈出墻的長寬高及八字的形狀位置等。
第二步:按照磚縫的排列形式(如:一順一丁或三順一丁、全順式、順丁相間式)進行試擺即“樣活”。
第三步:擺第一層磚、打站尺。
就事要磨磚干擺、磚的后口要用石卡墊在下面,即“背撒”。
背撒時要注意,不應有‘露頭撒’‘落落撒’,一定要有‘別頭撒’。
至于什么是露頭撒、落落撒、別頭撒,別問,問就是窩布吉島。
曹七七繼續繞著寶頂轉圈踱步:
“第四步就是:背里、填餡”
墻外皮干擺,內里用糙磚和灰漿砌筑,這種做法叫“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