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各部院九品筆帖式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無品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曹七七一口氣說完感覺大腦都有些缺氧。
“這些都是大清的官制”
“掃噶,表示頭一遭聽說”
“me-too”
“那大明官制呢?”
“是不是歷朝歷代的官員制度都不相同呢?”
人們對官制勾起了好奇心。
“都是有區別的”
曹七七道:
“《周禮》所謂“體國經野,設官分職”。”
官制是政權機構的一個重要組織制度。中國的官制,由來已久。總的來說中國古代的官制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上古官制(夏朝之前)、夏朝官制、商朝官制、周朝官制(西周官制、東周官制)、秦朝官制、漢朝官制(西漢官制、東漢官制)、三國官制、晉朝官制、南北朝官制、隋朝官制、唐朝官制、五代官制、宋朝官制(北宋官制、南宋官制)、元朝官制、明朝官制、清朝官制。
“近代的官制主要就是:中華民國官制和當下的官制”
話音剛落,就引起了大片質疑。
“上古時期有官制?”
人們感覺這話有點扯犢子。
“小蘿莉,你確定沒發燒?怎么凈說胡話呢?”
“呵呵,啥專業就敢出來顯擺?”
“確定真的有上古時期?專家同意了嗎?”
有人開始打拳。
曹七七懶得搭理他們:
“上古時期即夏代之前的時期。這段時期大多為神話傳說,但上古時期始作官制,為歷代學者所公認。”
三皇五帝以物名官,始作官制。
虞舜有天下,作六官,以主天地四時。
伏羲氏(太昊)以龍紀,以龍名官,即春官為青龍,夏官為赤龍,秋官為白龍,冬官為黑龍,中官為黃龍。共工氏以水紀,以水名官。神農氏(以火德稱王,所以也稱炎帝)以火紀,以火名官,即春官為大火,夏官為鶉火,秋官為西火,冬官為北火,中官為中火。
黃帝以云名官(因黃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紀事),即春官為青云,夏官為縉云,秋官為白云,冬官為黑云,中官為黃云。
少昊時,因稱王時有鳳鳥飛來,故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為歷正,主管制定歷法,下屬四官:玄鳥氏,為司分;伯趙氏,為司至;青鳥氏,為司啟;丹鳥氏,為司閉。祝鳩氏,為司徒,主管教育;鴡鳩氏,為司馬,主管法制;鳲鳩氏,為司空,主管土地管理;爽鳩氏,為司寇,主管刑偵、緝捕等。到虞舜時,設后稷,掌農業;司徒,掌教育;秩宗,掌禮儀;士,掌刑法;司空,掌百官;共工,掌百工職事。
“那夏商呢?”
人們又問。
曹七七苦笑道:
“這和今天慕陵沒有半毛錢關系,你們確定要聽嗎?”
“聽,必須聽”
“我懂了,兄弟們,禮物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