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與龜圖騰的直接結合。根據摩爾根、聞一多的圖騰學說,赑屃的形成是以龜圖騰為主,龍圖騰為輔的一個復合衍生族徽。是一個氏族的象征。
但這種說法僅是從理論上得到的,而在考古方面沒有得到證實,所以說這種說法僅是種猜測。
玄武說
是玄武的變體。《楚辭·遠游》:“召玄武而奔屬”,王逸注:“呼太陽神使承衛也。”洪興祖補注:“說者曰:‘玄武為龜蛇,位在北方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蔡曰:“北方玄武,介蟲之長。”《文選》注:“龜與蛇交,曰玄武。”《禮記·典禮》注:“行前朱鳥而后玄武。”孔穎疏:“玄武,龜也。”《后漢書·王梁傳》:“玄武,北方之神。”
可見玄武是龜與蛇的聯合體。
此外,玄武還是古代顓頊族的族徽。
顓頊族與東夷太昊,北狄黃帝,西戎炎帝均有血緣關系。黃帝天黿氏,少昊玄枵(鷙)又作玄囂。玄囂為蒼龍,枵為鳳,即風姓。
玄枵與玄囂分別表示了少昊與太昊間的聯系。囂、黿,上古皆魚屬。所以軒轅裔鯀又寫作鯀,實際是黿,三足黿為能。顓頊亦黿屬,為大龜,龜亦魚類,即有甲之魚。所以《山海經》說顓頊死則復蘇,化為魚婦,或半人半魚。是示其祖先為魚類。然北狄之地本是天黿氏大本營,南下征服東夷太昊、少昊、蚩尤后接受蚩尤的蛇圖騰,畫蚩尤像威行天下,于是使蚩尤余部歸降,進而融合,遂有黃帝族內的蛇族,并使其師衛于軒轅丘帝都四野。黃帝蚩尤族合族徽即是玄武,顓頊之父族為韓流(豚韋),為黃帝裔,故顓頊繼承黃帝王族族徽玄武,為帝位象征,便是“北宮玄武”。
在古代蛇與龍是一體的,蛇即是龍,龍既是蛇。又因為有“龍,鱗蟲之長;麟,毛蟲之長;鳳,羽蟲之長;龜,介蟲之長。”所以在漢族民間蛇與龜的結合,常被龍與龜的結合替代。赑屃由最初的龜狀(玄武)演變為龍頭龜狀,這也是漢族民間流傳很廣的玄武形象。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根據,因為在唐宋之前的赑屃頭為龜形,狀玄武,以后逐漸龍化,致明清純為龍首,獨角,角于頭頂中身生。
赑屃從古代到近代,一直都有很重要的文化象征的意義。
1、權利地位的象征;
2、長壽吉祥的象征,人們崇拜龜,一直把龜奉為長壽的象征;
3、地域文化的象征;
4、圖騰崇拜與神仙方術崇拜盛行,代表了人們對神仙方術的追求。
人們仍舊喜歡把赑屃當做長壽吉祥的象征,比如說,現代很多寺廟、陵園建筑中都有重建或保存完好的赑屃。
“那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其他都是什么呢?”
剛才的水友好奇的追問了一句。
曹七七想了想: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表示極多。有一種說法說,這里并非指龍生了九子,而是泛指一個虛數。龍生九子是有出處的,不容混淆。”
“當然我們下意識習慣了龍生九個兒子這一概念”
“關于龍九子順序,有兩種排列”
1.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負屃、螭吻
2.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別的我差不多能猜到,可是蚣蝮是什么?”
人們有些蒙圈。
“蚣蝮又名霸下”
曹七七說道:
“通常是第一種排列比較靠譜,第二種說法中有諸多沖突”
比如:
“蚣蝮古義詞為“蟲八”和“蟲夏”(音譯八夏),在這里就看出矛盾了霸下和八夏基本上讀音沒區別。而因為古人向來避諱,所以不可信。
螭吻口闊噪粗,平生好吞,與饕餮貪食相撞,所以同樣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