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聯為鳥形,稱朱雀。
北方七星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俞),其形如龜,稱玄武。
于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成為鎮守天宮的四神,辟邪惡、調陰陽。
后來,四象因被道教吸收隨著道教的流變而逐漸被人格化,并有了其封號,青龍號為“孟章神君”,白虎號為“監兵神君”,朱雀號為“陵光神君”;玄武號為“執明神君”。
“原來是這么來的”
“所以,是道教冊封的”
“沒錯”
曹七七繼續道:
“另外,四大神獸也是周易六爻卦象相對應的“六獸”中的四獸,總稱“六神”,分別是青龍、朱雀、勾陳、騰蛇、白虎、玄武,除了表示五行和方位,還反應卦象信息。”
“四獸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顏色代表:東方青色為木,西方白色為金,南方赤色為火,北方黑色為水,中央黃色為土。另有《淮南子》提到五龍之一的黃龍,也即應龍位居中央,乃四獸之長。”
“那青龍代表什么呢?”
好奇心在作祟。
“我國古代把天空里的恒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
“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宮;
“太微垣”象征行政機構;
“天市垣”象征繁華街市。
這三垣環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布著“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由于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著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
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而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還有在龍心的部分,有人稱之為“大火“的,跟晴雨有關,又因為青龍屬木,所以也是木星當年的年太歲。
而在道家興起之后,這些四靈也被冠上了人名,便于人類稱呼,青龍叫‘孟章’。
而在眾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龍來做自己的年號,如三國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記中也有關于夏朝是屬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龍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記載。
關于青龍歷史上的年號有:
青龍(魏):三國曹魏明帝曹叡的年號,233年~237年,共計五年。
青龍(后趙):后趙石鑒年號,僅一年即350年。
青龍(后燕):后燕蘭汗年號,僅一年即398年。
此外龍也是有區別的。
曹七七再度語出驚人:
“簡單來說,龍是一個種族,有公有母,能繁衍,會死亡。但青龍是無性別的單體,不能繁殖,天上人間只此一只獨一無二。沒有生命下限。”
“眾所周知,龍是炎黃文明的圖騰,而青龍則是守護東方的東方之神,屬于上古時代的神,也即“青龍非龍”,二者是兩種生物,不能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