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非馬,青龍非龍,老妹兒,你是不是打算改行說繞口令了”
眾人忍不住吐槽。
“樓上的被打岔,小蘿莉你繼續說,那白虎呢?”
“白虎象征什么?”
“白虎是不是也不是虎?”
人們腦洞大開。
“呵呵,我看你才真是虎”
曹七七翻了個白眼:
“不過被你猜對了,跟青龍同樣,白虎也非“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家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西方的靈獸,為白的老虎,代表的季節是秋季。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其形象虎,位于西方,屬金,色白,總稱白虎。”
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的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組成。
除了道教中的四靈包括青龍白虎之外,連在風氺師探勘墓地時,在地形前方左右兩邊突起的地形,可以當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獨特的稱號,稱之左青龍、右白虎,取其護衛之意。
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裝飾,在左右堂柱上繪有青龍白虎,以其鎮壓邪靈。
當道教興起之后,龍虎被借用為道家煉丹的術語,就是指“鉛汞、坎離、水火、陰陽”等的同意詞。
另外一種說法是,性屬木,木代表東方,于卦為震,故比為青龍;情屬金,金代表西方,于卦為兌,金白色,故喻為白虎。金能夠克木,故情多損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氣,使之交合為一,則金木無間,龍虎自伏而成丹,在人體中則以肝為龍、腎為虎,而外丹則仍取陰陽之意,以龍為鉛,虎為汞。
曹七七拍了拍赑屃的腦殼:
“白虎象征著威武和軍隊,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與兵家之事有關,例如古代軍隊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在陵寢中,
白虎一般出現在漢代畫像石墓的墓門上,或與青龍分別作為單獨畫像刻在墓室的過梁兩側,用以辟邪。
《風俗通義》云:“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
聽著曹七七的敘說,直播間的眾人凝視著頭上的白虎星象,那徐徐閃動的星空令人心馳神往。
“由于白虎是戰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猛將被說成為白虎星轉世,如:唐代大將羅成、薛仁貴父子等人。”
“薛仁貴?”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
“是”
“三箭定天山?”
“薛仁貴猛地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