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的萌新表示,陰麗華是誰呢?”
“這個老夫知道”
老頑童自告奮勇:
“陰麗華,今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劉秀元配,東漢第二任皇后。春秋時期名相管仲后裔,漢明帝劉莊的生母。”
史稱陰麗華以美貌著稱,劉秀尚未發跡時,就十分仰慕她的美貌,曾感嘆道:“娶妻當得陰麗華。”
新莽末年,天下大亂,劉秀亦于家鄉起兵。昆陽之戰后,劉秀于宛城迎娶陰麗華為妻。東漢建立后,陰麗華受封貴人。
建武十七年(41年),皇后郭圣通被廢,劉秀封陰麗華為皇后。漢明帝即位后,尊陰麗華為皇太后,共在位二十四年。
永平七年(64年)正月,陰麗華崩逝,年六十。同年二月,與劉秀合葬于原陵,謚號“光烈”。
據《后漢書》記載:陰麗華生性仁愛孝順,憐憫慈愛。性格恭謹儉約,“少嗜玩,不喜笑謔”有賢后之名。
東漢這個朝代十分有意思。
老頑童戲謔地說到:
“東漢一朝,女主之盛,在中國封建王朝史上,極為罕見:“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后”。
二十四史中,對后妃的記載都是“后妃列傳”,唯有東漢一朝,是“皇后本紀”。
“有什么區別嗎?”
萌新表示不懂
“區別大了”
老頑童深惡痛絕道:
“本紀:是中國古代紀傳體史書中的帝王傳記。”
“表:用各個時間點的方式簡單記錄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的始末。”
“志:是紀傳體史書的一種體裁,名始于《漢書》,《漢書》中的志主要記述漢代的典章、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歷史。”
“書,是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類似于專門學科;記述值度發展,涉及禮樂值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世家,記述王侯的歷史(包括某人宗族、親宗、祖宗十八代等)。”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相貌、行為、重要事跡、配偶、子女等),少數列傳則記載的國內外少數民族君主統治的歷史。”
“原來是這樣”
“學到了學到了,感謝大佬”
“來人,給大佬一張吐魯番掛票帶走”
老頑童:........老夫有一萬句媽賣批不值當講不當講。
曹七七笑而不語,這群沙雕還真是歡樂多。
轉身漫步來到文臣石雕近前。
這尊文臣頭戴梁冠帽,目光平視,身披長袍大袖羅裳,袖口垂落腳邊,腰束玉帶,手持笏板舉于胸前,腳踏深履,鞋子大半沒于裙袍之下。即使有衣袖遮擋,但袍服上圖案清晰可見。
“為什么這個人要拿一塊木板呢?影視劇中好像上朝的時候大臣都有,每人舉一塊”
人們對文臣手中的笏板好奇不已。
“這是笏板”
曹七七說到:
“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朝笏在秦漢之前就已出現,當時要以玉作為制作材料,稱之為“圭”。是中國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