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此話題略顯沉重,略過”
曹七七指了指遠方山腳:
“現在你們發現了明孝陵的布局了嗎?”
眾人滿頭問號。
“什么格局?”
“不就是饒了一個彎嗎?和平時有什么區別嗎?”
眾人詫異。
曹七七笑而不語,反而使系統將鏡頭騰空升高,隨著視野徐徐上升,整個明孝陵的景象眨眼盡收眼底,人們驚訝的發現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明孝陵的布局有點像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
有人驚訝的發出吶喊。
“沒錯”
曹七七揮手,面前浮現一微型縮小版明孝陵平面圖,可見,自下馬坊、大金門、望柱、欞星門、金水橋、享殿、寶城,構成了北斗星布局,當真是巧奪天工。
曹七七開口說道:
“昆侖龍脈昆倉山在中國境內有三大干龍,以黃河、長江為界”
黃河以北諸山稱為北干龍,龍脈盡于黃海;
黃河與長江之間稱為中干龍,龍脈盡于東海;
長江以南稱為南干龍,龍脈盡于南海。
而南京恰好處于中干龍,此龍氣過四川、經湖廣、穿江西、途南京、盡東海。
鐘山古稱“龍山”
明孝陵位于鐘山之陽,背靠北高峰、左為小茅山、右為天堡山,風水上稱此為“華蓋三臺”,此地勢中峰最尊,恰好孝陵在此建陵,尊極帝位。
孝陵陵宮直面“梅花山”,宛若一道天然屏障,謂之孝陵“案山”。
反觀,孝陵寶穴所在獨龍阜:
背面祖山山勢緩緩下降至獨龍阜,此風水稱之為:“玄武蹲伏”。
南面:東北山中有水流出,分三支,流經方城明樓、文武方門、石像路起首御河橋,最終蜿蜒匯聚獨龍阜西南的前湖,風水中稱此為:“朱雀朝揖。”
東面:鐘山山脈往南綿延起伏,多小山,此龍砂之位,作“青龍蜿蜒”。
西面,升一山脊,俗稱“小虎山”,地勢低于獨龍阜,此“虎砂地極”,風水稱之為:“白虎馴頫”。
毫無疑問,孝陵具備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加之孝陵的三條“御河”“冠帶水”氣象,砂山一堂局分明,四象完備;加之眾水朝宗,山環水繞,陰陽交匯,生氣無限,山水護衛著中間的龍穴,就如天上的星辰拱衛著北極,風水極佳。
而且,曹七七指著七星布局:
“雖說,有為了孫權大帝之墓繞行之意,北斗七星乃是“天帝”居所,皇帝亦是天子,“此“魂歸北斗”,輔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布局顯得尤為不同凡響”
“臥槽?”
“這么多講究”
“看瞎了我的氪金狗眼也沒看出來”
“那我的一萬五幾平方的墓地風水咋樣?”
有人忽然問道。
“一山造多穴,一穴埋多人,通常再好的風水,也擋不住銷骨擊髓,況且成百上千的墳冢,一人奶一口都不夠,況且現在大多數墓地做的是生意”
曹七七玄之又玄的來了這么一句沒頭沒腦的話。
“好了,現在該帶你們去看看寶頂”
任憑水友們如何呼喚,曹七七不愿意過多糾纏此話題,轉身穿過明樓來至啞巴樓一側,他指著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的矮墻:
“此墻壁后就是寶穴”
她抬手指了指面前的山丘:
“這便是寶頂,近似圓形,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周圍砌有磚墻。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磚壘筑,有關瓿門采用先進的精密磁測,證實朱元璋墓的地宮就在這下面,埋葬深厚,保存完好,從沒有被盜過。”
“那咱們快進去吧”
眾人一聽從未被盜過十分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