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定陵”
曹七七提前做著預熱:
“定陵于萬歷十二年(1584年)動工,歷時6年完成,共耗用白銀八百萬兩。”
陵墓建成時萬歷皇帝只有28歲,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該陵墓整整閑置達30年之久。
定陵完全仿照他的祖父世宗的永陵建造。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后有高大寶城一座。因而也使得定陵成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
三大陵園分別為:成祖長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
“這尼瑪和萬歷皇帝一個德行,在位48年,怠于臨朝,勇于斂財,不郊不廟不朝者三十年,與外廷隔絕”
眾人調侃到。
《明史》評價“明之亡,實亡于神宗”
“啥意思?”
“意思是: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不是崇禎皇帝,是源自萬歷皇帝”
神仙子說到。
“此話何解?”
有水友不明所以: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皇室內卷,互相甩鍋?”
“并不是”
老頑童開口插話:
“這句話雖然片面,但某種程度是可以說明朝自萬歷一朝開始陷入讜爭深淵而且愈演愈烈。到了萬歷后期,各種矛盾開始凸顯。”
“萬歷皇帝缺乏朱元璋與朱棣的宏才大略,又身居內宮,致使內外隔絕,人主蓄疑,賢奸雜用,潰敗決裂,不可振救。以至于到了崇禎一朝,已然積重難返,崇禎皇帝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無法改變幗家的現狀”
“臥槽?”
眾人詫異,居然還有此種說法。
“總的來說,萬歷雖然身居后宮,還是有所建樹的”
“比如平緬之戰、河洮之戰,都證明了他的智慧與謀略”
“而且,萬歷前期還是很穩的,即位之初是個勞模,萬歷三大征,鞏固了明朝疆土。推行實施萬歷新政,開創了萬歷中興的盛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