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官員是不能穿著的,只有得到皇帝親賜才能穿著,但在穿著必須“挑去一爪”,以示區別。
在明朝,經改制后的龍袍,稱為蟒袍,成為明朝職官常服。
“錦衣衛的飛魚服是不是也有龍?”
忽然有人靈光一閃,想起了影視劇中威風凜凜的錦衣衛。
“飛魚服,是明代僅次于蟒服的一種二品賜服。”
曹七七揮手,空中出現一錦衣衛的模樣,她指了指飛魚服說道:
“飛魚服上有四爪飛魚紋“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非真作飛魚形”
“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大內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所穿賜服,由云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制成,佩繡春刀。只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著”
“所以,不是所有錦衣衛可以穿繡龍的飛魚服咯?”
“影視劇,別當真,認真你就輸了”
“那為什么繡飛魚呢?”
“飛魚不是魚”
曹七七解釋說:
“《山海經·海外西經》:“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或曰龍魚似貍一角,作鯉)。”因能飛,所以名飛魚。
其,頭如龍,魚身一角,服式為衣分上下二截相連,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積。
飛魚的神性是“眼之不畏雷“,飛魚與雷神存在著某種聯系,它具有雷神的神性和神力。
“那都什么級別的能穿飛魚服呢?”
“飛魚服是次于蟒袍御賜服飾。至正德間,如武弁自參(將)游(擊)以上,都得飛魚服。嘉靖、隆慶間,這種服飾也送及六部大臣及出鎮視師大帥等,有賞賜而服者。官員要有一定品級才允許著飛魚服”
“臥槽?到了嘉靖就爛大街了?”
“差不多吧”
曹七七道:
“可是大明王朝之中,宦官貌似除了飛魚服還有一種衣服,那是什么衣服呢?”
有愛好者拋出了另一個問題。
“那叫,斗牛服”
曹七七道:
“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斗牛服與蟒服、飛魚服,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
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斗牛服補子乃蟒首牛角,頭上雙角向下彎曲如牛角狀,一般為立有功勞,方才得天子賜服,也有講官賜斗牛服的例子,但屬于破格,并不輕易授予。
至,正德十三年為一品官員的官服。
根據,《天水冰山錄》記載著從嚴嵩家抄沒的財產名錄,其中有五爪云龍過肩妝花段(緞),各種顏色質料的蟒龍紋衣料。如蟒龍補、過肩蟒龍。蟒、蟒補、過肩蟒、過肩云蟒、百花蟒;斗牛、斗牛補、斗牛過肩、斗牛過肩補;飛魚、飛魚補、飛魚過肩、飛魚通袖等各式衣、圓領、袍、襖、女衣、女袍、女襖、女披風等成衣和織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結構裁片排料而織制的服裝匹料。
“嚴嵩作的一手好死”
“其實還好,一品會穿蟒袍在大明屬于正常”
曹七七道。
“《明史》把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說他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然而多年來,有關嚴嵩是否大女干臣,仍然爭議不休,這些爭議主要圍繞著他專國擅正文,忠君愛民,知人善用、政績卓著等方面,總而言之,嚴嵩掛了,功過是非留給后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