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龍三鳳冠為孝端皇后隨葬品”
曹七七說著給屏幕內添加了一張系統具現的虛擬頭冠:
“六龍三鳳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徑約20厘米。所有金龍全系金制,羽鳳系點以翠鳥羽毛貼飾制成”
冠頂飾有三龍:正中一龍口銜珠寶滴,面向前;兩側龍向外,作飛騰狀,其下有花絲工藝制作的如意云頭,龍頭則口銜長長珠寶串飾。
三龍之前,中層為三只翠鳳。鳳形均作展翅飛翔之狀,口中所銜珠寶滴稍短。
其余三龍則裝飾在冠后中層位置,也均作飛騰姿態。
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間鑲嵌紅藍色寶石,周圍襯以翠云、翠葉。
冠的背后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三扇。每扇除各飾一金龍外,也分別飾有翠云、翠葉和珠花,并在周圍綴左右相連的珠串。
整個鳳冠,共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冠總重2905克。
“這頂鳳冠可謂價值連城”
“按文獻記載,婦女首飾上有鳳凰裝飾始見于漢代;
宋朝時,皇后以鳳冠為禮服冠始形成制度,宋朝南遷后,鳳冠上又增添了龍的形象,名為鳳花釵冠。
明朝時規定,皇后的禮冠為九龍四鳳冠,到了明代中后期帝后冠服制度又發生了變化。”
“那九龍九鳳冠呢?”
直播間眾人好奇道。
“九龍九鳳冠仍然為孝端皇后所有”
說話間直播間屏幕再度發生變化,鳳冠轉瞬變換了姿態
“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徑23.7厘米,重2320克。
該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絲帛制成,前部飾有九條金龍,口銜珠滴,下有八只點翠金鳳,后部也有一金鳳,共九龍九鳳。”
曹七七逐一放大布局細節,細微之下可見金鳳鳳首朝下,口銜珠滴。珠滴可以在走動的時候,象步搖那樣隨步搖晃。
翠鳳下有3排以紅藍寶石為中心的珠寶鈿,其間點綴著翠蘭花葉,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寶石珠花,后側下部左右各飾點翠地嵌金龍珠滴三博疊,博髯上嵌鏤空金龍、珠花璆珞,似金龍奔騰在翠云之上,翠鳳展翅翱翔于珠寶花叢之中,金翠交輝,富麗堂皇。
曹七七指了指這頂鳳冠道:
“該冠共嵌未經加工的天然紅寶石115塊,珍珠4414顆。”
“臥槽?這得多少錢?”
“臥槽,太奢侈了”
“臥槽,怪不得古人都喜歡當皇帝”
眾人直呼臥槽。
“最絕妙的是它的制作工藝”
曹七七解釋道:
“根據記載,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采用的工藝有花絲、點翠、鑲嵌、穿系等。具體制法是以竹絲為骨,先編出圓框,在框的兩面裱糊一層羅沙,然后綴上以金絲、翠羽制成的龍和鳳,周圍鑲滿各式珠花。”
花絲:即用金做原材料,拔成細絲后,用堆、壘、編、織等方法,將花絲成型,加以燒焊,編結成龍的形狀。
點翠:將金、銀片按花形制作成一個底托,再用金絲沿著圖案花形的邊緣焊個槽,在中間部位涂上膠水,再把從翠鳥身上拔取的羽毛鑲嵌在座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圖案。圖案上鑲嵌珍珠、翡翠等珠寶玉石。
鑲嵌:用金片裁成條狀,作出與寶石形狀相似的“托”,托兩側焊兩爪抱住寶石,必要時用粘蠟粘住。
穿系:將一顆顆珍珠全部穿孔后,按一定的排列順序或圖案將它們穿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