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說明朝功臣爵位”
曹七七收回話題:
“明朝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等;他們只有爵號和食祿,并無封邑。”
“而按照鐵券,此三等又可細分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
俸祿方面:
洪武二十五年(1392)規定:“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千五百石至千石;伯,千石至五百石。”
“那清朝的功臣爵位呢?”
人們總是喜歡將明清時期放在一起比較。
“清初(后金時),尚處于爵職不分的狀態,至最后的完善也有一個過程。”
乾隆十六年(1751年),定世襲七品官為恩騎尉從而確立了二十七等世爵制: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騎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騎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騎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騎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輕車都尉:分—等輕車都尉兼一云騎尉,及—至三等輕車都尉,正三品;
騎都尉:分騎都尉兼一云騎尉及騎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騎尉:正五品;
恩騎尉:正七品。
爵位的承襲有兩種,一種叫世襲罔替,所得爵位可世代承襲,由朝廷受予誥命,屬于特典之列。通常的世爵均定有承襲次數,—般是每—代減一等,襲次既盡,世爵也就取消。
晉爵方式:
除恩騎尉外,所有爵位的晉爵都是以云騎尉為基礎的。
獲得2個云騎尉,就晉爵為騎都尉;
騎都尉再加封1個云騎尉,就為“騎都尉兼一云騎尉”;騎都尉再加封2個云騎尉,就晉爵為為三等輕車都尉;
一等輕車都尉再加封1個云騎尉,就為“一等輕車都尉兼一云騎尉”;一等輕車都尉再加封2個云騎尉,就晉爵為三等男爵。
類推,一直一等公。
(以上世爵主要用于封功臣及外戚。)
俸祿方面:
一等公歲支俸銀700兩,二等公685兩,三等公660兩;
一等侯兼-云騎尉635兩,一等侯610兩,二等侯585兩,三等侯560兩;
一等伯兼-云騎尉535兩,一等伯510兩,二等伯485兩,三等伯460兩;
一等子兼-云騎尉435兩,一等子410兩,二等子385兩,三等子360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