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帝:指的是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的天帝。”
曹七七一邊說一邊展示相關人物繪畫:
“依據《周禮》,人們就以六輅祭祀昊天上~+~帝和東、南、西、北、中五方天帝。”
六輅祭祀:
一曰蒼輅,以祀昊天上~+~帝;
二曰青輅,以祀東方上~+~帝;
三曰朱輅,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
四曰黃輅,以祭地祇、中央上~+~帝;
五曰白輅,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
六曰玄輅,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
五方上~+~帝分別為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天帝。
分配五色五行,金木水火土、白青玄赤黃。
分別為:東方木德青帝靈威仰、南方火德赤帝赤熛弩、中央土德黃帝含樞紐、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北方水德玄帝葉光紀。
道教對應五方五老:
東方青帝青靈始老九炁天君、南方赤帝丹靈真老三炁天君、中央黃帝玄靈黃老一炁天君、西方白帝皓靈皇老七炁天君、北方黑帝五靈玄老五炁天君均是非后學而成真者。
此為天地開辟之前的先天神靈,所以又稱“元始五老”。
五方五帝各自主宰一方,此為先天五帝也為天上之帝。
故而,
唐·賈公彥·疏《周禮·天官》“祀五帝”,五帝又分為太微五帝(五色帝)和先天五帝(五方上~+~帝,五方大帝,五帝爺)。
五方上~+~帝,太微五帝(五色帝)實則為同五個帝。
他們的命名之義和他們分處的方位或季節、五行之色是密切相關的,只是按照方位、季節、五行之色的不同尊稱而已。
分別為: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紀。
“即先天五帝”
這時候突然有人打斷了曹七七的話:
“是不是還有后天五帝?”
“對”
曹七七道:
“后天五帝就是天下之帝,就是華夏上古五位賢君圣主”
即為:
東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南方赤帝神農(魁隗氏)
中央黃帝軒轅(有熊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北方黑帝顓頊(高陽氏)。
五帝有先天五帝和后天五帝之分。
先天五帝為統治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之天神、天上之帝,即東方天帝、南方天帝、西方天帝、北方天帝、中央天帝。
后天五帝即天下之帝,五方天帝及屬神分別指東方天帝,屬神句芒;南方天帝,屬神祝融;西方天帝,屬神蓐收;北方天帝,屬神禺強(據說字“玄冥”);中央天帝,屬神后土。
先天五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稱呼。
儒教中的五方天帝:
中央天帝黃帝
東方天帝青帝
南方天帝赤帝
西方天帝白帝
北方天帝黑帝(世稱玄帝)
道教以五老天君對應儒教的五大天帝。五老天君:
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九炁天君
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三炁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