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奴才就撤下去。”
喜樂聳聳肩,將蓮子湯撤下,這里林卓便從龍案后走出,一邊做著擴胸運動,目光就在身后書架上瀏覽那些書籍,想著隨便找一本打發下時間,歇歇腦子。
一行行看過去,忽然放置在最邊上的一本《道德經》吸引了他的目光,思索片刻,他拿下來,一面對外邊喊道:“羅云。”
羅云應聲而入:“皇上有什么吩咐?”
“這本道德經,應該是父皇生前常看的,朕看這書里做了批注。”
“是。”羅云點點頭:“皇上最后這一年里,許是服用丹藥的關系,偶爾有心浮氣躁的時候,就宣白云道長前來講解道德經。”
林卓面上現出懷念之色,輕聲道:“別人清心,多是聽取佛經,父皇卻偏愛道德經,也是,一本道德經,包含大道三千,常悟常新,朕卻是沒有這方面的緣法了。”
羅云感嘆道:“皇上說過,他倒不希望幾位皇子有這樣緣法,還說,若能好好經世治民,方是天下大道。”
林卓點點頭,想到自己登基后一系列舉措:南方又開了兩個口岸,海貿越發繁華便利;改糧種桑之風雖然日趨劇烈,但遼東那邊的流民,卻已有一部分在奴兒干都司扎下根來,今年已經試種了紅薯,前兩日遼東總督折子上說,紅薯長勢喜人,在朝廷的銀錢政策支持下,百姓開荒熱情大大提升,想來再過兩年,遷徙遼東之舉便能初見成效……
“可惜父皇去得太早了,哪怕上天再多給他三五年時間,不求多,三五年就可……”
林卓喃喃自語,一邊輕輕摩挲那本道德經,但很快思緒便從沉痛的悼念中收回,他看向羅云:“若朕記得沒錯,當日向父皇獻丹的,就是這位白云道長。且因為父皇服用他的丹藥,自覺精神大振,還封他為國師,是么?”
“是。”
羅云心中一凜,想了想又忍不住道:“不過白云道長從前也勸過先皇,說丹藥不過是短期效果,并非長久之計……“
林卓一擺手,他明白羅云是怕自己因為先皇服用丹藥而降罪國師:“你不必替他說話,朕問這些,也不是為了殺他。白云道長現在哪里?”
“道長一向只在京郊白云山清風觀清修,前兩年是先皇召見,才留在宮中,后來先皇駕崩,他就仍回道關去了。”
林卓點點頭,沉吟道:“即刻派人宣召國師進宮,為兩宮太后和皇后祈福。”
“啊?”
羅云大驚:這位主子是最痛恨道士丹藥的,能放過國師已是開恩,怎么忽然他也開始信任道士?再者,非年非節,也不是兩宮太后和皇后的生辰,怎么忽然就要為她們祈福?
滿心疑惑也不敢問,羅云連忙出去安排完畢,忽見喜樂從屋里出來,他忙把這事和對方說了,一邊小聲道:“皇上年紀輕輕,從前對道士之流也是深惡痛絕,怎么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