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議長克賴頓·海勒被抓捕的同時,居住在城內的其他議員和市政廳也都遭到了第九師的兵變部隊的攻擊。
兵變部隊在其他議員的居所幾乎沒有遭到任何的反抗,就將那些還沒有從睡夢中清醒過來的議員抓了起來,最大的反抗還是發生在市政廳內,兵變部隊在那里遭到了近衛軍的頑強抵抗,戰斗一直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才終于結束,反抗的近衛軍不是戰死就是投降,兵變部隊順勢占領了這座核心建筑。
另外,正如第九師師長門羅所想的一樣,駐扎在城外的友軍部隊在聽見夜里發生的激戰后并沒有馬上派出部隊入城,而是等到白晝降臨,才整備部隊,做好備戰準備。
同時,他們也派人入城了解情況,事實上,師長們也都有了些許猜測,只有第九師是駐扎在城內的,城內爆發的激戰一定和第九師擺脫不了關系,最大的可能就是第九師內部爆發了兵變。
不過和師長們的猜測有所出入的是,在他們派出的人回來后,將城內的情況匯報給了他們:第九師控制了國家議會,并聲稱將向逐漸逼近的帝國軍隊投降,結束戰爭。
而昨天夜里爆發的激戰也并不是他們猜測中的第九師內部發生的兵變,而是第九師向國家議會發動的兵變。
在得知這件事后,師長們心中的那塊一直懸著的大石頭卻是終于松了下來,他們下令接觸了軍隊的戰備狀態,并將這個消息告知了基層的軍官和士兵們,告訴他們——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了,每個人都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
基層軍官和士兵們的激動心情和反應暫且不提,另一邊,被第九師控制下的國家議會被迫簽署了投降協議,并派出使者向帝國軍隊送去,在這份投降協議中,恩克蘭共和國將是無條件投降,換句話說,整個國家都成了待宰的羔羊,她的未來如何全看帝國人的想法。
……
12月27日,帝國軍隊全面接管恩克蘭共和國東部地區,將恩克蘭人僅剩的四個步兵師給繳了械,在繳械之后,帝國軍隊告知這些變成俘虜的士兵:他們不用擔心接下來會遭到怎么樣粗魯的對待,因為在恩克蘭共和國并入帝國疆域后,他們就都是一家人了。
是的,哪怕是帝國軍中的基層士兵都是將恩克蘭共和國吞并的想法,上至將軍下至普通列兵,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他們好不容易占領了恩克蘭共和國全境,就應該借著這個機會徹底征服這個國家,讓她并入帝國。
除了這個想法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查理在修改稱帝憲法之前曾經在民間推廣過重建波爾斯蘭帝國的思潮,而古波爾斯蘭帝國曾經的疆域就囊括了恩克蘭共和國,既然是要重建帝國,恢復古帝國榮光,勢必不能放過恩克蘭共和國。
恩克蘭共和國全境被占領的消息很快傳回帝國首都安克頓市,這一天剛好是三天后的12月30日,距離新年的到來只剩下一天的時間。
在安克頓市的中心索納宮內,查理在得知這一喜訊后召開了一場內閣會議,就如何處置恩克蘭共和國和即將在新年召開的登基大典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