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韓王問起,一名大臣立馬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迅速回應道:“大王,如今秦趙兩國再起戰事,而我韓國在函谷關這一戰中也遭受重創,現在秦國沒有選擇來攻打我韓國,正是給了我們喘息的機會。”
“因此,我韓國只管作壁上觀,他們兩國要打便讓他們打就是了,無論誰勝誰負都將對我韓國百利而無一害,除非他秦國能夠徹底滅了趙國!”
韓王微微頷首,趙國面臨秦國的攻勢,卻還沒有落到堅持不住向他們發出求援的地步,即便就是趙國發出求援,他們也要再三考慮是否出兵相幫。
畢竟那秦國可是有著虎狼之師的威名!
遙想這數年內,秦國接二連三的攻下了他們韓國上黨,野王等數十座城池,這般恐怖的戰斗力,若是他們韓國在惹怒秦國,恐怕就會遭受滅國之災啊!
想到此,韓王手心不由的冒出一絲冷汗,連忙朝著跪在大殿下方的士兵下令道:“趙國戰事若發生任何變化,立馬向本王稟報!”
“是,王上!”
就在那名士兵剛準備轉身離去之時。
“大王且慢!”
一道洪亮的聲音赫然在大殿上響起。
眾人齊齊翹首看去,只見一張熟悉的面孔緩緩的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韓非在眾人的注視下,臉色淡然的走到大殿下方,行禮作揖后肅然說道:“大王,臣有話說!”
韓王輕撫下顎,頗有好奇的看向韓非:“此番朝議關乎我韓國存亡,盡管直言!”
韓非再次躬身行禮,隨后抬頭說道:“大王,臣以為此次我韓國非但不能坐視不管,反而還要出兵協助趙國擊退秦軍,唯有如此,才能保我韓國無恙!”
話音剛落,另外一位大臣連忙走了出來,反駁道:“此舉萬萬不可啊!大王。”
“若是依照公子非所言,若是發兵幫了趙國,秦國必然會興師問罪,甚至秦王也會因此遷怒于我韓國,這無疑是引火燒身啊!”
韓王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心中充滿了顧慮,在他認為兩人的話都各有道理。
但若是韓國發兵去幫助趙國,無論能不能擊退秦軍,他們韓國都將會成為秦國的下一個攻打目標。
一旦秦國舉兵而來,趙國若是不肯出兵相助,單憑他們韓國又如何能夠抵擋秦國大軍的攻勢?
身為一國之君,絕對不能拿整個國家的存亡去冒險!
思索再三后,韓王深吸了口氣,揮了揮手:“此事無需再議!”
士兵也立馬轉身走出了大殿。
看著那名士兵離去,韓王以及諸多大臣長長的嘆息一聲,神色復雜的看向大殿外趙國方向,他們心中十分清楚,這次戰事絕對不會像之前那般簡單。
這注定又是一場驚動天下的大戰!
而就在韓國王宮之中發生這一幕后,魏國、楚國同樣也發生了這相似的一幕。
魏國的君王和朝中的諸多大臣也莫不是將目光聚集到了趙國石城之戰上。
上一次邯鄲城之戰,他們魏國派遣信陵君出動了數萬魏軍,在聯合楚軍,趙軍已經韓國共計數十萬大軍都沒能保住邯鄲。
更何況,上次函谷關一戰中,魏燕兩國遭受重創,到現在都還沒恢復過來,根本就沒有多余的兵力能夠去支援趙國。
如今這一次秦國竟然又再次攻打趙國了,只是這次派去石城的兵力相比邯鄲一戰要少的多,而趙國這次舉國抗敵,秦國單憑五萬兵馬,能否攻下石城都還是個問題。
而楚國與魏韓兩國不同,本就與秦國有著極大的仇怨,再加上有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從中游說,楚國還是答應了出兵。
而齊國因為距離趙國較遠,得到的消息也稍晚些,雖然與秦國有著貿易上的往來,但同樣也是對于趙國一戰頗為關注。
不過當燕國君王得知這個消息,卻于其他諸國表現的有些不一樣,燕王聽到秦國攻打趙國的消息大喜不已,他不僅是關注,甚至還緊急下令讓朝中大臣一起商議對策。
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