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按之前制定的規則,是先讓主考官們評閱三十六武進士試卷。
再從其中甄選出前十名,送到御書房讓陛下欽點武狀元、武榜眼和武探花。
但是,嬴政對首屆武科舉極為重視,他要將三十六份卷子都拿來親自評閱。
所以,原來定下的規矩也就改了。
三十六份武進士殿試的卷子,直接被送到御書房。
嬴政、陳麒麟、扶蘇、李斯和王賁他們,便忙碌起來了。
一分又有一份卷子,被交叉批閱。
很快,陳麒麟的目光被一份卷子吸引,時而露出微笑,時而皺眉思索…
至于具體是誰的卷子,還不知道。
因為卷子上的名字,都被封住了。
這里不是天道樓,陳麒麟也不想花費天道點去看是誰,真想知道一會將封條拿掉就是了!
見先生看得這么入神,嬴政也湊了過來。
他剛才看得幾份卷子策論,只能算一般,勉強及格吧。
嬴政也準備讓自己的眼睛,提提神。
“【論長平之戰】
從戰略層面看,此戰與其說是秦與趙之戰,倒不如說是‘商鞅變法’與‘胡服騎射’兩股改革力量的戰略對決,看誰才是最強變革強者。
酣戰兩年之久,最終‘商鞅變法’完勝‘胡服騎射’。
從此強趙淪為弱國,永無翻身之日,加速強秦統一六國進程。”
“彩!”嬴政看到這,忍不住大贊一聲:“此子論長平,開宗明義,一針見血,直達本質啊!”
陳麒麟被嚇了一大跳,白了嬴政一眼。
看卷子就好好看,胡叫什么?
嬴政看到先生眼神,微微有些尷尬,笑了笑,不再言語,繼續看卷子。
“戰國中期,各國相繼變法圖強。
魏國魏文候于戰國七雄中最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
重用李悝、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吳起為將,使魏國最先強盛起來,稱雄于諸候。
其后,其它諸國楚、韓、齊、趙、秦,相繼跟進。
戰國諸侯國的戰爭,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就是改革變法之爭。
孰強孰弱?諸候國通過戰爭來證明。
趙武靈王初期的趙國,與經過變法改革的其它諸候國比,顯得頗為弱小。
野心勃勃的趙武靈王,對胡人騎兵極為贊賞,認為以胡服騎射改革軍隊乃最有效的強兵途徑。
于是,趙武靈王頒布‘胡服騎射’令,學胡人改穿著,以胡人騎射,訓練軍隊。
胡服騎射前,趙屢敗于齊、秦、魏諸國,忍辱割地。
胡服騎射后,趙國建立了一支以騎兵為主的強大軍隊。
先后,滅中山國,北擊匈奴,西征林胡、樓煩…趙一躍成為當時軍力最強諸侯國。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雖于軍事領域改革成效立竿見影,但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手段。
往東看不如齊富饒,向西看不如秦變法深刻。
秦國商鞅變法,與趙的純軍事改革,大為不同。
商鞅變法,抓住富國強兵之根本增強國力,廢除舊制度,創立新制度,推動秦國社會進步,促進經濟發展。
讓秦國從根本上真正實現了富國強兵。
二者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