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南詔國上上下下,到處都充斥著要奪回會川都督府的氛圍。
上到各大軍將,再到下面的府兵。
有道是。
只要有戰事,對于他們這些府兵來說,就有戰功,而且能從唐國得到諸多的好處。
唐國的女人讓他們一想到就興奮不已,甚至都不需要動員,各府兵們就開始磨刀霍霍了。
而這樣的情況,在南詔國到處都在上演著。
寧宇道長所派遣的細作,見南詔國這種情況后,時不時的總會把南詔國的消息傳回到會川去。
南詔國的動靜可不小。
府兵的征調,再到糧草的征調,其時間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得定的,至少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出發。
不過,那位受了旨意需要出發唐國的使節蒙月清平官,在第五天之時,不得已開拔了。
蒙月帶著心中的不滿,帶著數百南詔官吏,往著瀘水方向而去。
他們需要乘坐船只,經瀘水而下,先到會川找李炎議事。
如李炎依然不和,那他只能前往唐國的都城長安去議事了。
南詔國的使團要前往唐國的都城,估計少說也得兩三個月的時間。
當然。
如果他們只是抵達會川,那到是挺近的。
至于蒙月能不能抵達長安,那就要看李炎的同不同意了。
話回出使西川的特使團們。
馬不停蹄的,緊趕慢趕,在十天之后終于是抵達了菁口驛。
當他們抵達菁口驛之后,與著趙公公他們也算是匯合了。
而當他們一碰面,那位小官員陳豐,就開始加油添醋的向著崔玉等人編排李炎的不是來。
“崔使君,我等受崔使君的指示前來會川,可沒想到,潁王卻是連關口都不讓我等通過,更是把我等攔在了關外,更是直言說我等要是沒有通關文牒的話,要把我等當作南詔國的細作處置。崔使君,他潁王李炎就算是這西川節度使,可也不能如此對等我等吧。此事,我會記錄在案,到時候待我等返回長安之后,我定要向朝廷上稟此事不可。”陳豐的編排,崔玉卻是不予理會。
對于陳豐此人如何,崔玉以前雖不是很明了。
但一路同行來到西川,崔玉早已對這些隨行的官員們早就熟悉的很了。
而且,崔玉雖說乃是臨時拉來做這個使節的,但再怎么說,崔玉也不是傻子,只要稍稍交流一番,就能知道這些人各個不簡單。
崔玉淡淡的笑了笑道:“潁王他需要通關文牒,那也是理所當然之事。畢竟,會川才剛復歸我唐國,潁王要是不嚴加把控,要是出現了南詔國的細作,那必當麻煩不斷的。”
崔玉的這番話,到是合情合理。
可那位陳豐卻是不依不撓的,甚至還向著那位隨行的韋內常侍抱怨不停。
不過。
那位內常侍卻是一言不發,臉上也與崔玉一樣,掛著淡淡的笑容。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