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退休的火車重新加上了煤碳,正在鐵軌上不斷噴著白氣。
陳牧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把這條已經廢棄的軌道重新休整的,要真是為了拍這么一段戲,就花那么多錢重新弄一列火車,陳牧覺得自己的五億可能還真的不夠。
好在何詔給陳牧解釋了下,這鐵軌可沒有廢棄,火車頭倒是廢棄了。
他們道具組花了不少功夫才將它給修好了,也不算是修好,只不過是讓它能噴出蒸汽,具體的動力,還是后面的新式車頭推動。
一聽這個陳牧就更慌了,新式的車頭,這特么得多少錢啊!
跑到火車最后一看,這新式的火車頭年紀比陳牧不知道大了多少!
在他們倆繞著火車跑上跑下的時候,第一組鏡頭已經開拍了。
張某忍不住又抬頭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周圍全是黃沙與太陽特有的黃褐色。
李博與張國強扮演的士兵與班長此時正在對話。
劇情簡單,兩人的演技也綽綽有余,鏡頭從車廂內掃過,又從車廂內往外掃去。
一只印著贈給最可愛的人的搪瓷水杯,出現在鏡頭中。
等這個鏡頭拍完,李博與張國強的劇情就算是拍完了。
兩人都是陳牧叫過來的,他們倆在劇組的人氣可比陳牧的人氣高多了。原因無他,兩人都是《士兵突擊》的演員。
火車不斷的往西,各處方言交織在一起,在討論著他們即將到達何處。
陳牧在另一個車廂,靜靜的看著監視器中的畫面。看著看著,他就有些分不清這是劇情,還是當時的場景再現了。
等他一恍惚,眾人已經來到了石子灘。
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正在蜿蜒前行。
從頭開始傳的一句“不準問干什么,不準問到哪里去”讓陳牧真切的感受到角色的內心想法。
……
之后劇組就開始拍攝馮石尋找水源的戲份。
而陳牧的戲份還得在后面,原本張某也在猶豫,要不要把分成兩組來拍攝,畢竟有一部分的劇情是需要在城里拍攝。
當然了,現在的城里肯定是不行的,還是要去影視基地拍攝。
但他們仔細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先把戈壁的劇情拍完,畢竟這里是重頭戲,把所有的情緒集中在這里,才是最恰當的做法。
后面的打樁戲份,張某更是沒有動用其他的工具,而是真切的帶著一眾演員,開始從無到有的開始修建營地。
營地修建完了,就是講話的戲份。
等李學健開始講話,劇組的所有人才明白為什么陳牧一定要李學健來飾演馮石這個角色。
就這個臺詞功底,這個角色情緒,張某覺得不會再有其他人能演出這種感覺了。
李學健站在沙丘上,面對這一整個團的士兵,
“同志們!國內的仗打完了!國外的仗!也打完了!一沒讓披紅掛彩!開慶功會!二,沒讓回家看望爹娘!一聲令下,你們跑到了這大戈壁灘上!”
李學健一邊吼著,一邊往下走。
“至今!家里的親人,不知道我們在哪!……”
鏡頭跟著李學健的步伐開始在士兵中穿梭。
這一段戲,看得劇組的其他人都有些頭皮發麻,李學健真的把一個戰爭時代的將軍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大段一大段的臺詞,有表演,有情緒,還有走位。
但眾人卻看著李學健走得無比的自然,甚至有句臺詞喊破了音,都顯得跟真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