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四十的癩痢頭,為了娶上菊花,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他特地拿出積蓄,置辦了一身新行頭,褂子是藍色的的卡布,這布料厚實,一年四季都可以穿。
褲子是黑色的燈草絨,耐臟,三五個月不洗也沒事,這很符合他的生活習慣。
愛情真是最好的動力。
有了行頭還不算,瘌痢頭也勤快了起來,他不但把土坯屋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凈凈,還把那床分不清顏色的被子拆開了,在老龍河里洗的干干凈凈,又去了小賣部,買了針線,央大肥婆給他換了新的被面。
家里拾掇干凈了,地里當然也要利利索索。
瘌痢頭一年基本上上兩次地,播種時去一次,收獲時去一次。
這天早晨,天還沒亮,瘌痢頭就扛起了鋤頭,走向了田地。
瘌痢頭沒有想到,山里的早晨會這樣美,小鳥們在枝頭吱吱喳喳地叫著,爭著一亮歌喉。
還有,那草葉上的露珠亮晶晶的,落在了鞋子上,又從鞋子的破洞里鉆了進去,涼涼的。
走不多遠,癩痢頭看見了老德順,他感覺很奇怪,“老頭,你怎么一個人在這兒溜達,怎么不去捉野物兒了?”
老德順慢吞吞的走著,他望了一眼癩痢頭,
“你不知道,上一輩子傳下來的打獵規矩嗎?勸君莫打三月鳥,巢中幼崽待母歸,勸君莫食三月鯽,腹中兒女萬萬千。”
“那是以前遍地是獵人,現在有吃有喝的,誰還費那力氣。”
“不管以前還是現在,這規矩啊,都是老輩兒傳下來的,自有他的道理,如果破壞了規矩,山神爺會怪罪的。”
老德順說著,背著雙手,穿著一雙破拖鞋,踢踏踢踏的又向蘆葦蕩走去。
多年的習慣了,老德順每天早上起來,都要來蘆葦蕩里溜達一圈。
一群鷺鷥尖叫著從蘆葦里沖出來,盤旋在空中鳴叫著。
老德順嚇了一跳,以為有人在偷他的小船,連忙跑了過去。
他看見了兩個城里人,在劃著他的翹頭小尖船,在蘆葦蕩里穿梭著。
他以為城里人貪玩,連忙過去阻止,這一去才發現了其中的秘密。
今春,蘆葦蕩里來了一群白鷺/,他們在蘆葦蕩里安了家,春天正是繁殖的季節,那群白鷺,在蘆葦蕩里下了很多鳥蛋。
那兩個城里人,是在蘆葦蕩中撿拾鳥蛋,怪不得那群白鷺,盤旋在蘆葦蕩上空哇哇的亂叫。
老德順連忙阻止。
那兩個城里人挺不耐煩,“老頭子,這河是你家的嗎?”
“不是。”
“這鳥是你家的嗎?”
“不是。”
“那你為什么不讓撿鳥蛋?”
“因為,你屁股下的小船兒是我的,還有,我就是這旮旯村的,這鳥啊,是我們的鄰居,我就不讓你撿,咋的了?”
那兩個城里人聽了,下了小船上了岸,用衣服兜著幾十個鳥蛋就跑。
老德順連忙跑了上去,拽著一個穿牛仔褲子的年輕人不讓走。
“老家伙,你撒手不撒手,在不知道撒手,就要揍你了。”另一個城里人咬著牙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