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弟的父親當時就問了為什么不會被錄取。”陳怡榮接著說道:“學校的招生辦公室說:在對學弟的資格審查中,發現了學弟的父親欠了銀行20萬貸款兩年多,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依舊不還,因此,兒子可能無法被錄取。”
……等等,這是不是有問題?蘇子長皺起眉頭明銳的察覺出來不對的地方。
其實這是一種很矛盾的心理,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說。蘇子長同樣非常厭惡欠債不還的行為,因為他自己就曾經遇到過這種事情。但是從一個法律人的角度來看,顯然感覺到學弟有種被“株連”的感覺。
“我詳細問了一下前因后果。”陳怡榮嘆了一口氣搖頭道:“感覺學弟的父親也可能是被人坑了。”
“兩年前學弟的父親和另外三個人一起為一個朋友擔保,向江城城市銀行貸款了54萬。”
擔保?是一般擔保是連帶擔保?人保還是物保還是混合擔保?聽到‘擔保’這個詞,蘇子長的腦子里一瞬間就出現了一連串的問題,完全已經形成了職業習慣的反射。
所謂擔保就是說,借款人找人借錢時,出借人為了確保到期后可以收回借款。而要求借款人找人或者是東西擔保借款可以按期收回。
一般擔保是在借款到期后,出借人需要先找借款人追討借款,當借款人確實無力償還時,才可以找擔保人追討或者出賣擔保物來實現借款的償還。
而連帶擔保就厲害多了,出借人在借款到期后可以直接向借款人或者擔保人直接追討等于說借款人變成好幾個。
顯然陳怡榮也帶上了職業習慣,她繼續說道:“擔保是連帶擔保,在債務人(借款人)的債務到期后,銀行經過了催收程序之后就把債務人和擔保人都起訴到了法院。”
“目前案件已經進入了執行程序,學弟的父親因為是連帶擔保人而被列為被執行人。”
如果是這樣,那么這個事情就不能從之前欠款的案子入手了。蘇子長思索著點了點狗頭,雖然不知道為什么學弟的父親不愿意承擔起擔保人的責任。很有可能知道債務人的財務狀況,害怕自己幫他償還以后不能向債務人收回欠款吧。
“江城大學就是以此為理由,告訴他。他的兒子資格審查不通過,很可能不會被江城大學錄取。”陳怡榮有些抓狂的揉著自己頭發說道:“我感覺出來江城大學做的不對,但是又有些說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當然會感覺出來不對啦。蘇子長理解的走到陳怡榮身邊,用舌頭舔舔她的手指安慰。
這種奇怪的感覺源于一個普通人的思維和法律人的思維碰撞的結果。
蘇子長一直覺得,可能大多數律師長期處于一種高壓和精神分裂的狀態。高壓自然不用多說,帶著當事人的期待去處理案件,沒有人會希望自己輸掉。
至于精神分裂……律師首先是一個身處在社會中的一般人,然后才是一名法律人。一方面他們有著一般人的道德觀念和底線,另外一方面,他們要面對的一些當事人已經打破了一般的道德觀念和底線,而沒有觸碰到法律的底線。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底線,違背了道德的事情不一定會違背法律。而違背了法律的事情必定會違背道德。
陳怡榮的這種不舒服感正是來源于這個案件的當事人違背了道德而沒有違背法律產生的別扭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