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稀粥加上野菜秧子,能夠吊住大家不至于餓死。但這么多的人,陳少墨的那點糧食,可是堅持不住多久。
望著那些已經開始在開地的災民們,陳少墨心中暖暖的。但凡有口吃的,老百姓總是能爆發出驚人的適應能力。
將祝炎章連夜挑燈寫下的安民告示拿出來,雖然嗓子有些疼,但是看到百姓聽完安民告示里的內容,眼神中的那種雀躍,陳少墨的聲音又強行提高了幾分。
馬上就要入秋的,必須組織災民們修建好居所,北境的冬天是會凍死人的。
還有這么多人的口糧問題,必須立刻發展生產,眼下可以秋種的作物并不多,前生的那些大豆玉米的,在這可沒有。
陳少墨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種菜。
蘿卜白菜啥的,成熟快,且容易種植。和米粥一塊煮,雖然不是長久之計,但終究可以幫助百姓熬過眼前這段艱難日子。
只是轉了一圈,陳少墨發現,聰明人不僅只有自已一個,老百姓為了活命,該想的,他們其實都想到了。
甚至,老百姓開墾出來的田地,那都是錯落有致,并沒有陳少墨想象當中的那般雜亂。
因為荒地太多,也沒有出現爭地的現象。
大大的出了口氣。
許鳳榮也挺給力的,很快就送來了一大批蘿卜白菜的種子,只是杯水車薪,但加上災民們自己藏著的種子,至少,這剛剛開墾出的土地第一波是有東西種了。
抓緊種下去,過個兩三個月就能有收獲。
原本在災民當中出現的不安,擔憂甚至是餓肚子的恐懼,隨著種子撒下去,發芽,破土……
慢慢的煙消云散了。
不用陳少墨操心,災民們已經開始為今后的生計在努力的在行動了。
麓嶺和岳麓山脈樹木資源豐富,最為關鍵的是,老百姓辛勤勞作,任勞任怨。
伐木、采石、制磚……
不出多久,陳少墨能想象得出,這里會出現一座座嶄新的城鎮。
竹田英十多年縣令的經驗顯露了出來,加上祝炎章對全局的掌控,兩人配合的十分默契,只用了短短不到半月的時間,拒北城近十萬災民,在磕磕碰碰中,一切都朝著預想的方向前進著。
趕著糧車,沿著溏蒲河兩岸的道路,給每一個安置點分發當天的糧食,成為陳少墨每天的工作。
善良的災民們,在開墾田地之余,還順便將道路給拓寬了不少,路上的坑坑洼洼也被填平了。
“墨公子,今天比昨天來的早啊?”
災民們親熱的喊著這個天天給自己送糧食的少年哥叫墨公子,陳少墨很享受這個稱呼。
“路好走了,自然就快了!”陳少墨熱情的回應道。
按照事先登記的人頭,陳少墨指揮著人將相應的糧食搬下車,災民們也幫著搬。
“墨公子,這快到午飯點了,要不留在這吃飯?阿狗上午逮了幾只肥兔,昨晚有幾只傻狍子跑到田里來被收拾了,還有大家伙昨晚在新挖的溝渠里摸了不少魚,今個中午,我們可是有肉湯哩!”黃阿爹熱情的招呼著。
“還有好幾家要送糧食,我就不吃了!”陳少墨笑應道。
“那不成,我看車上糧食也沒剩幾家了,勞累您手下的這些個軍爺送去就行!”
不容拒絕,黃阿爹已經握著陳少墨的手,就往正在冒著肉香的大鍋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