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心中得意,嘴上謙虛的道:“過去的事情就別提了。咱們私下說說就好,到了外面可不敢亂說,免得傳出去壞了杜教主的名聲。”
“是。”眾人齊聲回道。
在郭吉廷三人眼里,這一刻文易身上似乎冒出了金光。
不但能力強,品性也非常好,明主啊。
我們的運氣真好。
文易繼續說道:“宗教的管理方法我早就已經想好了。在禮部下設立太卜寺,專門管理宗教事務。”
“每個道、州、縣、鎮都只能有一個正式的廟觀,其余皆視為違法必須搗毀。”
“……道是未來我們國家的土地面積擴大之后我準備設立的新機構,在州之上,轄數州之地。”
眾人面面相覷,這不經意間又聽到了一個驚天的大消息。
這個叫‘道’的機構適不適合且不去討論,關鍵是透露出來的信息:咱們這位大王果然不甘寂寞啊。
換成以前,他們肯定會擔心,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但現在他們只有興奮。
別管能不能做到,起碼要有這個想法啊。
萬一呢。
在座的各位都是開過功臣啊。
雖然現在他們也是,可一個小島上的小國的開國之臣,可整個天下的開國之臣,意義完全不一樣。
眾人的表情變化文易自然也看到了,這本來就是他故意透露給眾人的消息。
用這種不經意的方式暴露一點點野心,試探一下眾人的反應。
同時也給大家一個更打的目標,免得他們失去上進心一門心思搞內斗。
現在看來,效果非常不錯。
他繼續說道:“廟觀不許經商,不許置辦地產……所有產業一律交稅。想要出家當道士,必須有太卜寺頒發的道牒,否則視為非法。”
“但考慮到他們的生存問題,允許廟觀學習醫術治病救人,并按照寺廟的大小分給一定數量的耕地……”
“全國性的大廟道士不得超過五十人,地不得超過五百畝……州一級的廟觀道士人數不得超過三十人,地三百畝……”
“縣一級的廟觀人數不得超過二十人,地兩百畝。鎮一級的廟觀道士不得超過兩人,地五十畝……”
“律法必須把廟觀的土地數量規定死,即便是增加一分就要視為違法,直接搗毀廟觀。”
“不論這一分地是哪來的,就算是他們自己花高價買的都不行,只要增加了就視為違法。。”
“村子里面也允許百姓自建一座小廟,但不算正式廟宇。不配備正式的道士,也不享有任何地產,當然也不受任何限制。”
“百姓可以在自己家拜訪神像……只要不干違法亂紀的事情就無需過問太多。”
這個政策算是文易參考前世國家管理宗教的方法,再結合歷史上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來的。
總之,宗教就老老實實的扮演好角色就可以了,別想搞七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