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小今天來的是456三個年級的學生,另一邊區紅衛小學來的是123年級的。
平時市一小因為各方面條件比其他學校要好,姿態一直有些高高在上,特別看不上區小學。今天晚上當著這么幾百個學生的面把臉都丟完了,回頭她不知道要被校長怎么批評。
這個小插曲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因為研究院工作人員的介入,市一小的老師只能安撫自己的學生,讓他們盡快安靜下來。
那個嬌氣的女生被安排換了位置,新位置離秦姣他們大概有五六個座位的距離。原本挨著秦姣的那個位置直接被研究院那位“導游”叔叔給占用了。
另一邊區紅衛小學的老師們看到這一幕后,互相使了個眼色,專門沒話找話的跟蘇素幾個帶隊老師套近乎,不多會兒,就把這群孩子的底細給打聽清楚了。當然,這也是蘇素故意透出去的。
“這么說,你們那個中心校是依托了研究院辦的?那老師呢,不會也是研究院的專家給上課吧?”
“當然不是,不過我們學校在下午開展有特色興趣班,任課的老師是從研究園請來的助理研究員們。他們雖然在工作中充當助手的角色,但是引導教學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綽綽有余了。”
區紅衛小學的德育主任一聽,倒抽一口涼氣。
就這科研教學水平,就算是市里面的幾個重點小學都不可能有,一個鄉村學校居然可以每天跟著科研專家們學習,這長大了豈不是順理成章的科學家了?
當然,他這也只是理想化的狀態,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份天資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孩子們在科學上的眼界,絕對比普通孩子更強。
“他們也能進實驗室接觸那些儀器設備?”
“那不行。進入外圍實驗室得初二之后才有機會,接觸的也都是最基礎的實驗。不過每學期他們都有參觀實驗室的機會,也有專題講座,特色興趣班給他們參加。”
旁邊跟著過來的實驗員插了一句嘴,還指著后面兩個個頭高高大大的少年笑著道:“那倆孩子就跟著袁工在學習,他們做輔助研究的水平比一般的大學生還強,但這并不能說大學生不如他們,畢竟他們只接觸這一塊,對知識的廣度肯定不如正兒八經大學生。”
紅衛小學的德育主任跟隨隊老師對視一眼,心里冒出一個念頭。還沒等他開口呢,又見那個研究員指著剛才跟一小的學生鬧矛盾的小女孩兒。
“那小姑娘你別看人家才四歲,一整本傷寒論,湯頭訣倒背如流,對動植物的辨認連初入行的研究員都趕不上她。她旁邊那個小丫頭,大兩歲,對數字的敏感簡直神了,隨便你報個算式,人家脫口就能得出答案。還有再過來那倆小孩兒,小的那個家學淵源,曾爺爺是國內最有名的地質學家,從小耳聞目染,四歲多看的書你都不一定有他看得多。咚咚稍微弱一點,但也就是跟其他小伙伴相比弱了些,他的特殊性跟常人不同,以后也是走專項培養的路子。”
隨后,這研究員又隨便指著人群中貌不驚人的小孩兒們說了幾個,都是有一技之長的類型,聽得那主任心里的念頭更加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