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前期表現的太驚艷,粉絲對何嘉猷的要求也比普通明星高。
何嘉猷出道五年,扮演過很多角色,種類很全,但受歡迎的角色人設就那些,他大部分都拍過。
何嘉猷覺得自己陷入了瓶頸期。他迫不及待的想嘗試新角色,而李昇的電競劇本就是他從未涉及過的領域。
李昇的劇本一直都有保障,所以何嘉猷完全不擔心這部劇會撲。
何嘉猷曾經看過這個劇本,他認為“少年感”這種東西與年齡無關,有的人即使三十歲,也很像少年。話是這么說,但他很清楚,自己不是這種人。
與普通明星相比,他的優勢便是龐大的粉絲數量,但李昇又是個不在乎粉絲基礎與流量的導演,所以他的那點優勢便很微弱了。
饒是如此,何嘉猷也沒有放棄,截止到今天,他已經糾纏了李昇一周了。從劇組跟到拍賣會,李嘉猷堅信只要他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就能打動李昇。
可惜李昇并沒有松口的跡象。
他的脾氣雖然好,但也受不了別人整日跟著他,所以難得發了脾氣。
像李昇這種性格溫和的人,即使發脾氣也不會說出太惡毒的話,“你是個很好的演員,但我已經找到合適的人選了。有跟著我的時間,還不如去尋找真正合適自己的劇本。”
何嘉猷在腦海中將對他有威脅力的明星過了一遍,并未發現哪個明星的身上有“少年感”。李昇雖然很喜歡用新人,但是娛樂圈兼具靈氣和演技的新人有限,李昇也并不是每部劇都用新人。
這個角色對演技要求很高,新人很難把控,何嘉猷下意識認為這是李昇為了打發他找的托詞,于是何猷君便更不想放棄了。
直到方才李昇流露出驚喜的表情。他順著李昇的視線望去,少年驚艷的長相映入眼簾,危機感油然而生。
量身定做。
這個詞莫名其妙的閃過腦海,他皺眉思索了幾秒,卻發現自己無法反駁。
面前的少年完美符合劇本人設。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少年演技不是太拉跨,李昇都選擇讓他當男主。
“我是。”
身形清雋的少年點了點頭,姿態隨意,透著股漫不經心的感覺。
“我是李昇……”
他從口袋中摸出自己的名片,邊說邊朝著少年的方向走過去,男人腳下的步伐很快,似乎生怕少年跑了。
見李昇朝自己的方向走過來,顧年的勾唇笑了笑。顧年在公眾場合跟顧妙妙“糾纏”,不僅是為了警告她,更重要的是吸引李昇的注意力。
系統在網絡上調查過李昇,他很有主見,不看流量,不看名氣,不看粉絲量。他看的是演員和劇本的契合度。
誠然,好演員能夠適應所有角色,但李昇更喜歡找跟劇本符合的明星,按照他的話來講,既然有捷徑可走,為什么要浪費時間走彎路呢?
于他而言,顧年便是捷徑。
“我有個很適合你的劇本。”李昇也不廢話,直接挑明來意,“希望你能出演,片酬好商量。”
近距離看,李昇對顧年更滿意了。
皮相好看固然是一方面,但顧年身上的氣質卻更令人心動。
劇中有場男主跟其他隊伍發生沖突的劇情,他本來還擔心顧年會掌握不好,可看到顧年看顧妙妙的眼神后,他心里便有數了。
“可以。”
李昇這么爽快,顧年也不推辭,她半揚眉梢,將他手中的名片接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