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正張羅著派發請柬之事,玄奘和寶生和尚再次上門來了。
賓主坐下后,寶生和尚笑道:“侯爺,陛下已經答應讓佛門派人去天竺取經,不知侯爺的地圖可曾畫好?”
“我之前答應過大師,自然準備好了。”林軒紛紛春月,去書房把地圖取來。
李世民同意佛教去天竺取經,林軒沒有任何意外。
就算佛門以后坐大,不也可以滅佛么,反正有前車之鑒了。
歷史上一共出現四次滅佛,合稱三武一宗滅佛。
其中兩次可是已經發生過了。
后世很多歷史學者,說滅佛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神權超越了皇權,所以被當權者所不容。
但是林軒卻不這么看,寺廟不用上稅,有一些大戶人家豪爽的,除了香油錢不說,還會捐贈一些田地。
時間一久,寺廟的僧侶掌握了大量的田地,卻不用納稅。
長此以往,土地大量流入了寺廟,而朝廷稅收卻越來越少,這才是他們被滅的根本原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些寺廟比世家更可惡。
世家雖然兼并土地,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還是要納稅的。
懂些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宋朝時期,很多人想出家。
一來不用承擔兵役,二來在法律上有很多便利,一些犯罪的人,就會買一個度牒出家,以此來躲避朝廷的追查。
水滸傳里面的魯智深,就是這么玩的。
最重要的是寺廟掌握大量田地,一旦出家,等于成為了變相的地主,還是不用交稅的那種。
當時的度牒,根據地域不同,可以賣到一百多貫到幾百貫,依然供不應求。
但是道教卻不同,李家尊李耳為先祖。
封道教為國教,無論道教發展多快,只要不造反,李唐就沒有辦法動。
相比較壓制道教,佛教的壯大,就沒有那么大的威脅了。
實在不行,把佛教當韭菜種,等他們肥了直接割掉,還能富裕朝廷。
要是林軒是李世民,他也會這么做。
沒多久,春月取來地圖,遞給了林軒。
林軒笑著遞給了寶生,說道:“地圖在此,請大師過目!”
寶生和尚接過地圖,和玄奘兩人看了起來。
良久,玄奘收回目光,寶生和尚連忙問道:“如何?”
寶生哪知道去天竺的路應該怎么走啊,倒是玄奘之前就有取經的想法,多放打聽過路線了。
加上這些年的補充,對如何去西域,已經有了大致的方向。
玄奘點了點頭,欣喜的說道:“此圖非常完善,多謝侯爺了。”
林軒擺了擺手,說道:“我只是盡一些微薄之力罷了。”
“侯爺這個情,我們佛教記住了,因要回去準備西行,就不打擾了。”寶生和尚笑瞇瞇的說道。
“我送兩位大師!”林軒笑道。
他沒有任何打聽他們什么時候出發的想法。
歷史上,玄奘貞觀三年出發,貞觀十九年才回來。
現在都貞觀六年了,他要是還是用十六年才取經歸來,估計李世民都已經死了。
之所以用估計,是因為考慮到自身的原因,可能影響到了歷史,李世民多活幾年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