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樣想就能明白,我玩個大樹,對面玩個武器或者青鋼影,不去限制、逼對面在不好發力的時候過來可能嗎。
所以,從野區加強碰撞和加強避戰、先手的兩種思維我們可以看出,要么繼續強調控龍,加強推進節奏,而且要減少犯錯,因為犯錯成本高了。
要么避戰、置換經濟能跟上,利用陣容的強勢期、combo鏈做文章。”
說到這里,不知為何秦明的腦海里浮現出了蛇隊的那幾個人,犯錯成本一高,包夾收益卻變少,肯定會使因中路選擇導致大后期處理前排變慢的缺點進一步放大。
他們再不可能一波四包二打贏,對面爛掉一半,不可能再出現這種事。
而且劣勢方團戰稍微打好一點,收益獲取的程度高了,對強調優勢拼團,先手減員的蛇隊也是一種麻煩,哪怕交換人頭賺了,劣勢方只要不是潰敗,損失不是大到受不了,都還有得打。
要知道,蛇隊一直是靠贏團次數,而不是團戰總量。(前面都損失大于收益,突然哪一波,發力點到了,戰力量級平等了,那點經濟、經驗優勢根本不夠看)
“我認為。
這次改動之后,上路方面大蟲子肯定得重視(控龍也強),武器、青鋼影不用說,慎對小規模碰撞的加持也很不錯,原來的大樹、塞恩地位也有;
下路不用說,燼的地位肯定會被維魯斯、寒冰取代,小炮、老鼠也能順應版本、定制戰術,中野輔要跟上下的選擇保持一致,想打推進,更需要前后排分層,曲線平滑、扎實,陣地強。
想陣容更靈變,多手分帶牽扯,又是需要微調,但大方向上那種一波團就要打爆對面、終結對面的想法肯定落伍了。”
選手們聽得有些傻眼,幾個暫時沒看出多大效果的變動竟然牽扯了這么多東西,小狗也是,他從未遇見過分析版本這么自信答案正確的主教。
哪怕是他見過得已經很正規的Fly教練,也是先從數值下手,試著分析一下對抗關系,但最終還是要靠賽場摸索、靠看別的賽區理解綜合消化,都是由點到面。
太強啦……
帶著些半信半疑,RNG立馬開展了幾場內部訓練賽,其一就是圍繞大蟲子的戰術體系,還配有斬殺線(大招加打野懲戒)的訓練任務。
過去大蟲子不火是因為對線強度也就那樣,控制還不穩定,大樹才是上位選擇,趕到戰場的速度和先手這塊也不如塞恩的開車,但它也有優勢,比如賴線續航,比如Q補刀很方便,不容易被換血。
這次的加強,體型變大,劣勢是容易吃技能,很難走位,可反過來想想,體型大,想繞過前排消耗后排也難啊,都被大蟲子擋了。
當訓練賽,一個龐然大物開著正義榮耀沖臉,團一開起來,后排跟著輸出,一口還能一個小朋友的時候,S7的峽谷注定會有這位的一席之地。
秦明還知道,這還不是大蟲子最強的時候,大招的更改雖然讓它崛起不少,但還沒有到非ban即選的地位,像青鋼影、武器包括巨魔,玩得好,特意安排戰術的話完全能對抗。
又練習了幾把上路出大蟲子的節奏安排。
結束后,zoom跟駭客開著自定義去練習大、小龍的斬殺配合。
到了次日,雖然Letme、香鍋還是有點不適應帶二隊合練,但安排就是安排。
誰不想要機會?二隊每一個人都想到一隊,哪怕是替補。
站在秦明的角度,說得再直白一點,如果每個人的意見都要尊重,還怎么統一隊內的聲音?
當然,zoom、駭客想適應小虎等人的思維也沒那么容易,有時思想上的反應不及時,呈現到轉進、團戰拉扯、攻防目標變化等配合上也會出現些混亂,人為被分割。
為此,秦明盡量施行目的較為簡單的戰術陣容。
zoom現在已經展現出了一定的對線實力、分帶嗅覺和大局觀,吃經濟的戰力轉化也不錯,算是有些接近秦明想要的穩中帶c的上單要求。
雖然在配合上不如S5就跟小虎、香鍋搭檔打上中野的Letme,可培養價值在那,職業態度也OK,頗具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