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這才把手機遞給她,然后道:“我們的粉絲里,也有很多喜歡王非的。他們覺得我們的觀點太偏向韓升,有失偏頗,又是公信力。”
佟檸定睛一看,確實如此。
她整個人一想,可不是么,這次本來就是受邀去《驚蟄2》的,肯定只講韓升不講王非。
“剛才我又有了個想法,所以我想征求一下你們意見。”老大之所以被叫老大,是因為他除了作為領頭的人,也很會調節大家的關系:“我覺得要不要,也為王非那邊寫一篇分析。”
“主要就是作為一個比較中立的態度,表示我們剛夸完韓升,但是王非那邊也不錯。再順帶著夸一夸電影,就可以了。這樣熱度也不會低,而我們的粉絲也會滿意。”
“...”眾人一陣沉默。
老大頓了頓,又道:“...大家的意見呢?”
“我覺得這樣多少有點出爾反爾的意思吧...”
有人覺得觀點不能兩邊都占,兩邊都討好。
“是,我們這波吸引的都是贊同我們觀點的粉絲,這會再來這樣的東西未免有點...不過原來的粉絲也很重要,還相對更忠實一點,發這個也未必見得會讓粉絲反感。”
有人覺得兩邊倒態度,想要新粉絲開心,也想要老粉絲開心。
“我是覺得如果有這個新的文章,我們的態度也擺出來了,更顯得我們公正。反正我覺得討好哪一方都難做,不如就做一波,還能收獲一波新熱度,再下一個月的KPI都有了,機會難得啊。”
還有人覺得趁機再來一波,也未嘗不可。
一時間,眾人眾說紛紜。
但最后選擇投票決定,居然也是差不多一半一半之數,不發的聲音更大一些。
于是最后,又回歸工作室兩個大頭,老大和佟檸。
“...你說,我們做工作室,最開始是想做一個什么樣的工作室?”眾人的目光中,佟檸忽然開口問老大。
“做一個很有知名度的吧。”
老大回想著道:“讓大家都爭著給我們邀請函,在宣傳行業內能有重要的頭部地位吧。”
末了,他也無奈道:“不過你也知道,最開始的目標,和現在還是有差距的,很難達到的...”
“或許,我覺得只是沒有機會。”
佟檸輕飄飄地接了句:“現在機會已經來了,現在就是機會。為了短期的熱度,還有部分粉絲的反饋,就像反復橫跳,我覺得反倒可能雞飛蛋打。
大家贊成的是我們關于音樂的觀點,而我們要做頭部,就要引導意見才是對的。”
她頓了頓,最后又直接道:“并且我實話說,我是偏向韓升這邊的。押寶韓升,引導大家更支持他,我覺得靠譜。”
...
之后的幾天里,《melody》和《你在終點等我》兩首歌從吃瓜第一線,開始往聽歌的更多人蔓延。
這會除了這些沖浪人士之外,更多的是普通的聽眾。所以咧,基本上大家也沒有特別多的先天濾鏡。基本上就是聽到了什么,覺得好聽,就會繼續聽。
其他的條件呢,真的或許只是陪襯。
這也正好印證了佟檸那篇文章的觀點,又迎來了一波新的熱度。
當然,這會的觀點也就更雜了。
這兩首歌的風格,其實也沒有那么對的上。單單是從風格來講,韓升的歌曲上來就是悲傷的故事,而王非的歌是對美好結局的向往。
所以聽完后,聽眾們也是議論不斷。
有說韓升“啥東西,就會故作深情”的,也有說王非“怎么唱來唱去還是那個風格的呢?”
但在這些爭議后,一切竟然神奇地歸到一個方向。
正如某個熱評所寫的:
“與其爭論究竟哪個歌曲更好聽,或許我更為感興趣的是亮點。第一個就是新人也有好歌,第二就是老人也可以被拿出來對比了,這對如今競爭并不大的樂壇來說是好事。”
某種意義上,確實是這樣。
很多已經成名的歌手出的歌,不一定就是非常符合眾人的口味,或者說和TA之前的作品水準一致。
但因為各種資歷的原因,依舊是很少有人拿出來做比對,尤其是和新人。
可大家也是需要這種討論的。
因為一件事情出來,本身就是可以討論,可以說不喜歡的。就像有人說不喜歡《戰狼Ⅱ》,這很正常,沒必要上來就說不喜歡就是PDST,可能只是單純不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