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幾年,他其實是打兩份工,白天干群演,晚上來小吃店免費做跑堂、后廚、打雜、賬房,來了一個現代版的《武林外傳》。
姜常敢做明星夢,長相還是有幾分可取的,濃眉大眼,有點像年輕時候的朱時茂。
老板娘當初容忍他蹭電視,還在他低谷時安慰,雖然不至于說喜歡,但多多少少還是有那么幾分好感的。
后來看到姜常免費當勞工,也半推半就的使喚了起來。
工資雖然一毛沒有,但是包了姜常三餐和四季衣服,后來還在小吃店騰出了個雜物間弄了臥室,明面讓姜常看店,但實際幫省了大半年的房租。
就這樣,兩個人郎有情、妾有意,膩膩歪歪了一年多,姜常趁著自己過生日喝多了酒,來了一個醉雞奪鷹堡,一舉拿下高地。
之后的事情就簡單了,不到兩個月,姜常就從小吃店,搬到了老板娘家同租。
時至如今,兩人一度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不過老板娘覺得自己二婚,有點自卑,遲遲不敢跟姜常回家見他父母。
姜常倒不在乎這個,但是覺得一直租房不是事,想看看能不能結婚前弄套房子。
但是2005年初的京城房價已經開始小飛了,均價每平差不多8000~9000,上萬一平的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姜常自己打聽相對合適的房子,最便宜的也要每平6500以上,這個價格對于他來說,實在很難承受。
這兩件事一直圍繞在兩人心里,就連回家過年包餃子都不忘念叨幾句。
“今天我聽店里一個老客人說,有一個專家說今年的房價一定會崩盤,讓我們緩兩年買。”
老板娘搟著餃子皮道,姜常天天在家嘀咕買房,讓她也格外關注房價。
“是嗎?”
“可不是,說是有個朋友是什么局的,內幕消息,當時他還勸自己一起吃飯的親戚,讓親戚現在趁著房價高趕緊賣了,租兩年房,等房價低了再買新的。”
姜常學歷不高,高中都沒上完輟學了,老板娘更是初中畢業,倆人對這些方面一知半解,很看重別人的建議。
“我覺得你那個客人說的不靠譜,之前我在蹲活的時候見了一個老頭,他就和我們說房價肯定得漲,要買趕緊買,不然奧運會之后更高。”
姜常說起了自己的見聞,老板娘不樂意了:“我店里雖然沒啥大老板,但也來了不少小老板和干部,你那都是住地下室的老頭,懂什么房價。”
“那個老頭不一樣。”
姜常回憶了一下:“我們是討生活,他來當群演就是體驗生活的,一個月來不了兩三回,也不在乎片酬,有時候還請人吃飯。
我聽人說他兒子很有錢,有一回下大雨,一個電話,奔馳來接的人,這種人的內幕消息肯定比咱們知道的多。”
“這老頭那么有錢還去蹲活,有毛病吧。”
老板娘吐槽一句,姜常笑笑:“誰知道人家有錢人都想的什么,閑的無聊唄。”
姜常看餃子包的差不多了,自己去燒水剝蒜,然后猶豫了一下道。
“媳婦,其實我有一件事,不知道怎么跟你說。”
“咱倆有啥不能說的,說唄。”
姜常低頭籌措了一下語言:“你也知道,白洋淀那邊新建了個影視城,過完年,就開始正式招納劇組了。
到時肯定會缺一些專業的群演演員,那邊的負責人聯系我,想讓我帶一批人過去。
那座影視城是繁星投資的,規模很大,直接對標的是南方的橫店,如果我能前期在那邊站穩腳跟,拿下足夠的業務份額,那么買房的首付就真有數了。”
一個大規模影視城的建設離不開各方面,群演也是重中之重。
事關群演的各種管理制度肯定有繁星影視城官方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