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2號,周日
經過近一個月的發酵,6首打榜歌曲的宣傳,曹軒的新專輯《legend》終于在這天于全球范圍內正式發售。
正在過元宵節的國內歌迷先聽為快,美國這邊也沒等多久,幾個小時后就開始發售。
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
王梅帶著幾杯咖啡來到了錄音室,正在練歌的少女看到她,沒有猶豫就走出了房間,有些著急的問道。
“買到了嗎?”
“買到了。”
王梅把咖啡放下,從包里取出兩張唱片,還不忘抱怨:“我來美國好幾年,也買了不少專輯,這還是第一次要排隊。”
說是抱怨,但王梅臉上卻難掩驕傲,因為這個讓她排隊的男人是自己的同胞兼老板。
大概在2004年,曹軒在華納音樂集團的股份穩定下來,也能借用一部分資源,就在美國成立了一個小型的唱片公司【火星唱片】,靠著華納的湯湯水水吃飯。
除此之外,這家唱片公司也會借助華納音樂集團的渠道,幫國內旳一些歌手專輯賣到海外,雖然反響平平,但能賣一張賣一張。
不過,火星唱片公司真正最主要的業務,還是挖掘培養新人歌手。
尋摸一些好苗子,幫忙量身打造專輯,然后通過華納的渠道發售,但凡能挖掘出一個好苗子,直接血賺。
這也是美國許多中小型獨立唱片公司的套路,有些運氣好的,甚至趁機吸引資本,做大做強。
不過區別于許多唱片公司廣撒網、多撈魚的套路,火星唱片公司走的是精英路線,門檻極高,至今只有一個簽約歌手。
王梅看了一眼正在拆專輯包裝的金發狐貍眼少女。
泰勒·斯威夫特
傳言是大老板曹軒在電視上看到這個小姑娘表演,認為靈氣十足,然后指示公司負責人與其接觸。
這小姑娘的父親是一個股票經紀人,雖然算不上什么大佬,但也頗有眼光。
他并不在乎火星唱片剛成立和規模小,那都只是表象,背后站著曹軒這位一線巨星和華納音樂集團,火星唱片的資源比許多中等唱片公司還多。
他唯一憂慮的是,公司是否對他的女兒足夠重視,畢竟資源再多,用不上也是白搭。
彼時,泰勒已經加入了一個唱片公司,各種學習和打磨專業能力,不過這家公司覺得泰勒年紀太小,想在18歲以后再給她唱片。
不管是畫大餅的說辭,還是真心如此,但這個條件不是覺得條件成熟的泰勒可以忍受的。
于是她離開了上家公司,當時有兩個公司接觸泰勒。
一個是火星唱片,另一個也是一家新公司,老板是一個就職過多家唱片公司的管理人員。
兩相比較,火星唱片全面碾壓對方,唯一的弱勢,就是那家公司愿意接受泰勒父親注資,掌握5%的股份。
但一家新成立小公司的股份根本沒用,最重要的還是唱片公司的各種資源,后者才關系到一個歌手的前途。
除非泰勒開了上帝之眼,知道自己是未來美國最火的女歌手,才會選擇股份。
不過要真知道這些,也沒必要參加其他公司,讓她爹砸鍋賣鐵自己家捧就完了。
曹天王八輩貧農,想崛起還得苦哈哈賺第一桶金。
泰勒家是中產,只要豁得出去,有的是辦法弄一家小型唱片公司……
可惜泰勒沒有開上帝之眼,所以,經過一系列磋商之后還是選擇了火星唱片。
火星唱片會為泰勒量身打造專輯,然后以華納的渠道發售,動用足量的資源推泰勒上位。
代價就是數年長約和各有優先續約權,以及高昂的違約金。
這種從小養成的藝人,最怕被人摘桃子,曹老板不在乎永久綁定,但解約之前肯定要盡可能的壓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