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荊州牽制了大批曹軍主力,也打了不少仗,并非是單純的拉拉隊。
羅貫中光顧著吹諸葛亮,把其他人都黑了個遍,爆點滿滿。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取材來源于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鄱陽湖之戰。
康茂才詐降。
優勢極大的陳友諒被火攻干掉。
苦肉計、連環記、火燒計……
一個臭碼字的,弄的兩大戰役真真假假,許多人到現在都分不出細節。
實際歷史上,赤壁之戰真正的史料記載并不多,嚴格意義上真正確定的就是聯軍確實是靠火攻贏了的。
而且就是這,曹操也不一定承認。
《三國志·周瑜傳》,曹丞相的說法是:“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歷史上的各大學者也認為曹軍敗退,原因很多,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軍中疫病,可戰部隊不多,且軍心渙散。
所謂的“燒船自退”一說,也不單單只是曹丞相的強行挽尊。
考慮到黃蓋是投降,身邊的船只有限,而且本人很快中箭落水,后面無法指揮,哪怕有火油和風勢幫忙,也不可能一口氣把曹軍所有的船全燒了。
所以曹軍中計,被燒船打敗是很有可能的,但不可能所有的船都燒了,余下的一部分可能是曹操為了防止追擊,自己燒的。
說白了,曹操是被逼無奈才燒船跑路,結果嘴上說是自己不想打了才從容離開,著實有點打腫臉充胖子。
除此之外,赤壁之戰的細節少的可憐,甚至因為各方傳說,真假難辨,所謂的鐵索連環,也不一定是真的。
《三國志》記載是【操軍船艦,首尾相接】,這里面是說鐵索連船,還是單純的陣勢,現在歷史還沒有完全定論。
就連黃蓋是否詐降,也有一部分學者提出了質疑,覺得很可能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導致有后人改了《三國志》,然后把正版給帶偏了。
這個幾率也不小,史書流傳至今,各個版本有刪改已然是常事。
《三國演義》可以把鄱陽湖之戰變成赤壁之戰,弄得大家迷迷糊糊,“篡改歷史”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鄧艾歷史上從來過摩天嶺,就因為羅貫中把傅友德偷渡陰平的經歷挪到了他身上,導致百度百科乃至不少所謂的正史歷史書都把這事記錄了鄧艾的生平當中。
傅友德爺倆被朱元璋殺了,都沒有這么冤………
所以曹軒他們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在歷史結局的框架上雕花,作為第一C位,周瑜的閃光點肯定更多。
電影劇情里,與劉備聯盟是周瑜暗自促成的,諸葛亮舌戰群儒背后也有周瑜的影子。
甚至最關鍵的孫權,也是周瑜薅了魯肅的羊毛,親自說服。
“江東誰都可以降曹,唯獨主公不能,我等降曹,尚有官爵車乘,即便辭官,也不失為富貴閑人,主公降曹,即為籠中之鳥,如前之劉琮,許昌之漢帝………”
要不是實在說不過去,恐怕諸葛亮舌戰群儒都有可能被周瑜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