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一步,比拼的更多是一些細節之處,比如字跡的工整,其對考題的解析與理解。
而對于這些閱卷者來說,都是他們的強項。尤其是大學士歐陽信,這一方面他認第二,整個大宋朝沒人敢認第一。
不過這一次,當歐陽信拿起自己手上的這份試卷時,上面的內容卻是直接讓他皺起了眉頭。
《論大災之后的快速治理辦法,以及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
這篇文章根本就是文不對題,如果換做其他的閱卷官員,只怕立刻便會扔到一邊,避免浪費時間。
不過,恰恰此時這份試卷的閱卷者是歐陽信。
當歐陽信看到這個標題時,便直接被吸引了,他立刻一邊皺著眉頭,一邊迅速的繼續往下看去。
其中的講解內容是徹底的讓歐陽信大開眼界,甚至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作為一個真正關心江南水災的官員來說,以往歐陽信雖然也擔心,但是隔行如隔山,一心鉆研學問的他,根本就不懂該如何救災。
而眼前的試卷上,雖然都是一些大白話,甚至有些地方還有錯別字,但是卻將一條光明大道直接擺在了歐陽信的面前,只等有人執行便好。
尤其是其中的大災之后,必有大疫的論點,更是讓歐陽信耳目一新。
仔細回想了一下歷史中記載的大的災難,歐陽信便知道此言不虛。
至于其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否可行,歐陽信不知道。
不過,他覺得可以試一試。
來來回回的將這篇建議書讀了好幾遍之后,歐陽信覺得自己終于發現了一個能為朝廷辦實事的官員。
強忍住揭開糊名的沖動,歐陽信拿著這份試卷不住的贊嘆,更是惹來其他閱卷者的驚異目光。
他們不清楚,這個向來以穩重著稱的歐陽大學士是怎么了,此時為何表現如此怪異?
歐陽信察覺到了眾人的奇怪目光,再三想了想之后,這才將試卷放下,然后示意眾人快速閱卷。
眾閱卷官雖然好奇,但是也都不好詢問,只得低頭默默的閱卷。
很快,時間過去了三個時辰,當月上中天之時,一百多份試卷終于被眾人看完。
眾人挑出了各自認為最好的試卷,又互相交流了一番,再每個人都進行了打分之后,終于又從二十份試卷中挑選出了前十,并且進行了排名。
很快,坐在歐陽信右手邊的一個考官,將十份試卷整理好之后,這才交給了歐陽信,然后說道,
“大人,這十分試卷便可點為今次的一甲試卷。”
歐陽信笑著接過試卷,然后直接將排在最下面的試卷抽出來,直接放到了一旁。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將方才一直拿在他手中的試卷蓋在了最上面,然后站了起身道,
“各位且先休息吧,老夫這便將試卷的名次遞給陛下。”
說罷,也不理會其他人的猜疑,直接便將試卷交給一旁早就等候的不耐的侍衛,二人一起離開了閱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