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說得好!”李白眼前一亮,突然大笑起來:“好一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老夫讀摩詰之詩時總有種特別的感覺,卻始終沒能想到該如何形容。今日聽小友一語,猶如醍醐灌頂,恐怕世間再也沒有比這一句話更貼合摩詰之詩的形容了。”
一旁的張九齡聞言,也是目露驚嘆之色:“確實如此。老夫讀摩詰之詩時,腦海中也是自覺浮現出了各種畫面,仿佛站在了摩詰當時的角度,身臨其境一般。這‘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端的是貼切無比。”
“啊這....我的詩真有這么好嗎?”
聽著李白、張九齡兩尊文壇大佬對自己詩作的盛贊,哪怕是狀元出身的王維也是被整得有些不自信了。
今日這評價要是傳出去,他王摩詰絕對會瞬間成為大唐炙手可熱的頂級詩人。
這可是一份巨大的榮耀!
察覺到王維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對王維有提攜之恩,算是亦師亦友的張九齡語氣溫和的安慰道:“摩詰不必謙虛,你之文采,完全當得起這份評價,莫要妄自菲薄。”
“這...”
王維怔了怔,隨后又悵然一嘆。
“維,受之有愧啊。”
“行了。”李白突然拍了拍王維的肩膀,破壞了他所營造的惆悵氛圍。
“說你行,那你就是行,哪有什么受之有愧受之無愧的。你要實在過意不去,那以后就多寫幾篇如詩如畫的佳作出來,讓這份評價,更加實至名歸。至于現在嘛,你還是老老實實享受這份稱贊吧。”
見此,張九齡、杜甫、李長源和林白軒四人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一絲微笑。
別誤會,這不是嘲笑,而是對王維充滿善意的鼓勵。
不過他們也沒想到,三十歲狀元及第,如今已經出仕做官十幾年的王維,居然還有如此矯情、不知所措的一面,今日倒是大開眼界了。
“對了。不知道諸位前輩可否賞臉,坐下咱們邊喝邊聊?”談笑間,林白軒突然提議道。
末了,他還怕李白他們不答應,又補充了一句:“九齡公畢竟年紀大了,久站對他來說可太費體力了。”
“嗯,言之有理。那咱們就坐下來聊?”
說著,李白向著身旁的三人投去了問詢的目光。
“就依太白和林小友所言。”張九齡撫須而笑道。
見成就最高的李白和張九齡都同意了,作為迷弟的王維和杜甫自然也沒有拒絕。
待眾人相繼落座之后,李長源率先開口。
“恕貧道冒昧一問,不知道你們四位,為何會出現在這里?當然,若涉及長歌門機密,那便當貧道沒有問過。”
李白他們四人可都算是長歌門的人,所以李長源最后才會如此補充。
見李長源考慮的如此面面俱到,李白顯的有些忍俊不禁:“倒也沒有什么機密。吾等四人本就是相約一起來此處長亭喝酒聊天,博古論今,只是沒想到已經被你們先一步搶占了位置。要不是認出了李小友你的背影,吾等都打算換一處地方了。”
李長源微微一笑:“竟然如此巧合。不過現在能有機會與四位名士坐而論道,貧道亦是感覺榮幸之至啊。”
林白軒見李長源居然能和李白、張九齡文壇大佬如此氣定神閑的交流,心中對其再次多出了幾分敬佩之情,只覺自己需要向他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原本他也想說幾句話來表現一下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不過面對李白和張九齡兩位大佬的注視,他實在感覺有些亞歷山大。
最終,只能順著李長源的話憋出了一句:“俺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