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九齡公此言差矣。桃花釀再怎么也是世間極品美酒,白又怎會因為個人口味而錯過。烈酒有烈酒的好,這溫和之酒,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張九齡翻了個白眼,不去理會酒癮犯了的李白,轉而繼續和李長源交流著。
“久聞純陽第七子氣質若仙,飄然出塵,是最像仙人的道士,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九齡公說笑了,若說最像仙人的,還是當屬太白前輩。謫仙人之名盛傳天下,貧道遠遠不及也。”
“他是謫仙不錯,你卻也是真仙,你們二位氣質不同,何必互相比較?”
“嗯,貧道也是這么認為的。”李長源一臉認真的說道。
張九齡愣了一下,隨即開懷大笑起來:“哈哈哈,你這小家伙,倒是比林小友有趣多了。”
一旁的林白軒聽了,也不覺得惱怒,反而在心底憋笑:“有趣?我看是厚臉皮吧。”
推杯換盞之間,一直旁聽的杜甫終于忍不住開口了:
“道長文采驚世,子美自愧弗如,不知可否與子美指點一二?”
作為一位詩癡,當初聽聞李長源為純陽、七秀二派所做的門派詩,以及在七秀坊所作的《二十四橋明月夜》、《公孫劍舞》和為花谷醫仙所作的《清平調》等詩,當即驚為天人,將之視為大唐僅次于李白的大詩人,恨不得當場與之徹夜長談,交流作詩心得。
今日有緣得見,自是不容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好吧,作為李白的頭號迷弟,在他眼里,天下無人能比李白更懂作詩。
看著杜甫略帶崇拜的眼神,李長源暗自苦笑一聲,臉上卻是一副溫良恭謙的笑容:
“指點談不上,我們還是互相交流進步吧。”
他是自家人知曉自家事。
他流傳出去的詩,可都是當文抄公借鑒的,實際作詩水平,哪能與杜甫比較。
華夏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這么一個“詩圣”。
詩圣,詩中之圣,詩人圣賢。
他李長源何德何能,敢與這位大佬相提并論,并且還讓大佬親口說出“自愧弗如”?
這要傳到后世,非得被詩圣的粉絲刨墳鞭尸不可。
在武學一途,他自認一會必不會弱于任何人。
但在詩詞一道,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不過,不敢說指點,但憑借后世的學歷水平,憑借超前的眼光以及頂尖的鑒賞能力,他當初連李白都能搞定,自然也不懼如今才青壯年時期的杜甫。
話又說回來,若不是肚子里也有些墨水,他可不敢在這個文豪輩出的盛唐抄詩。
不然,很容易翻車的!
(未完待續.........)
【求打賞、求訂閱、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