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李滕舉行大朝會,當著文武百官,令近侍大聲宣讀鳳翔節度使‘邢君牙’的奏折,含元殿頓時喜氣洋洋,這封奏折代表著什么,大家心中都非常清楚。
果然,唐皇李滕也沒有虧待邢君牙,升邢君牙為工部尚書,調回中樞任職,同時任命自己剛封沒多久的‘越國公’程道義為鳳翔節度使,統領鳳翔軍,從此鳳翔軍十萬精騎,盡歸朝廷所有。
鳳翔節度使邢君牙的奏折,就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一般,引起巨大的影響,沒多久山南西道節度使令狐楚也上奏朝廷,效忠唐皇,這山南西道節度使,同樣名列十大節度使,領梁、洋、集、壁、文、通、巴、興、鳳、利、開、渠、蓬十三州,與其他節度使不一樣,山南西道節度使素來支持唐皇和朝廷,甚至連節度使‘令狐楚’都是讀書人出生,其人擅寫詩文,才思俊麗,尤善四六駢文。
同樣的,劍南西川節度使杜元穎也臣服了,劍南西川節度使管轄成都府和彭州、漢州、眉州、嘉州、邛州、簡州、資州、茂州、黎州、雅州等地,與西漢隔著定軍山,素來為大唐西南屏障,抵擋來自西漢的威脅。
只要劍南道安穩,西漢就無法染指中土。
隨著大唐迎來新的一年,朝廷第一次大朝會的最大議題就是‘改元’!
改元,對于每一個皇帝來說都是大事,建壇場,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于群神。祝辭而祭。這些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這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儀式,不能不去嚴肅的繼承。
最后商議之后,新皇的第一個年號也隨之定了下來——神龍!
隨著神龍元年到來,人們紛紛對于大唐有著新的期盼,希望大唐中興,恢復盛唐氣象。唐皇李滕經過一年,也是雄心勃勃,銳意進取。上元節剛剛與文武百官、長安百姓共樂,一過上元節,就下旨問責河東節度使,說是河東節度使蓄意謀反,沒多久就派遣鳳翔軍十萬精騎,攻打河東,逼迫著河東節度使負荊請罪,交出皇子,方才保得全族周全。
拿下河東之后,朝廷威嚴進一步得到提升,不過三個月,又兵進靈州、下州,將靈州、下州重新歸納入朝廷治下,使得長安屏障西面完善,只余東面的節度使。
各路節度使,惶恐不安,紛紛上奏效忠唐皇和朝廷,可是當朝廷令他們入長安,卻又沒幾個節度使敢離開治地,前往長安,那無疑是羊入虎口,主動成為墊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可是如此一來,卻也給了朝廷借口,朝廷發兵討伐不奉召的節度使,而不少節度使被逼得聯合起來,組成聯軍,抵擋朝廷大軍,一時間中土燃起了烽煙,陷入戰火之中。
朝廷三路用兵,長驅直入,不過一年時間,就平定了河北三鎮,將河北三鎮收入囊中,期間不知多少豪門望族、將門被滅,不知多少百姓慘死戰亂之中。
不過隨著滅亡的藩鎮越來越多,朝廷的力量不斷增加,藩鎮愈加難以抵擋,許多藩鎮發生內亂,節度使被手下兵馬使、經略使給砍下腦袋,各種亂象不斷上演。
整個神龍元年,中土都陷入戰亂之中,不過對于長安百姓而言,更多的是好消息,前方不斷有捷報傳入長安,甚至為了慶祝前線大捷,唐皇親自下旨開恩科,舉行科舉和武舉,一時間許多讀書人和武者參與,讓唐皇大為感慨“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愈加堅定削除藩鎮,重塑朝廷權威,為民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