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天龍寺
天龍寺,建于點倉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但是人們正常稱其為天龍寺。天龍寺背負倉山,面臨洱水,極占形勝。寺有三塔,至今有數百年歷史,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級。相傳天龍寺有五寶,三塔為五寶之首。
大理段氏祖先做皇帝,往往避位為僧,都是在這天龍寺中出家,因此天龍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廟,于全國諸寺之中最是尊榮。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孫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獻裝修。寺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規模宏大,構筑精麗,即是中原如五臺、普陀、九華、峨嵋諸處佛門勝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是僻處南疆,其名不顯而已。
天龍寺外,慧法有些失望地搖了搖頭,因為他在這天龍寺中并沒有感應到大宗師的氣息,這意味著天龍寺并沒有大宗師存在,人們猜測的枯榮禪師有可能達到大宗師,也不過是以訛傳訛。
不過既然來了,慧法也不會轉頭離開,這天龍寺妙香甚眾,有不少僧人在誦讀佛經,顯然佛法頗顯。
“這位大師,天龍寺乃大理皇家佛寺,不對外開放。。。。”天龍寺門口,兩個武僧上前,有禮地攔住慧法。
“阿彌陀佛,小僧慧法,來自中土少林寺,此次路過大理,聽聞天龍寺為大理第一寺、武道大宗,特前來拜訪天龍寺!”慧法雙掌合一,行了個佛禮。
“中土少林寺?”兩個和尚面露疑惑之色:“大師莫非誆騙我等,中土少林距離大理,足有數萬里之遙,中間隔著崇山峻嶺,大師。。。。。”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小僧確實是來自中土少林寺。”慧法平靜地說道。
兩個武僧面面相覷,眼中都是不敢相信之色。
著實是大理距離中土太遠了,遙遠的路程,讓絕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到達另外一個地方。
不說大理與中土的距離,就是大理離大宋不遠,可是從天龍寺到達大宋與大理邊境線也要千里距離,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會抵達宋土。
“大師稍等,小僧這就去稟報主持!”那武僧說完,便往寺中而去。
約莫一刻鐘左右,那武僧和一個老僧從寺中走出,只聽那武僧道:“本因方丈,就是這位大師,自稱從中土大唐而來。”
那老僧‘本因方丈’面露疑惑之色,能夠從中土而來,想必是個武道高手,可是看慧法模樣,也就二十歲模樣,著實太年輕。
本因方丈道:“貴客遠道而來,還請入內,貧僧已令人通知幾位師弟在牟尼堂歡迎貴客!”
“本因方丈客氣了,小僧前來拜寺,已是打擾眾位大師清修!”慧法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