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睜睜求生無門的絕望,穆元修和李興盛這兩個男人,哪里懂
。
第二天,那個接生婆果然來到了李宅。
李玉竹給她一本冊子,向她講解起了現代接生的方法。
這時候的接生職業,是師傅帶徒弟,并沒有真正系統學過。
除了看看胎位,剪剪臍帶,別的根本不會。
師傅給婦人接生,徒弟一旁看著。
看得多了,就自己上手。
孩子懷得好,接生順利。
孩子懷得不好,只能聽天由命。
當然,也有悟性好的,能青出于藍,會掉轉胎位。
這個接生婆,就是青出于藍。
在她手上出問題的產婦,并不多。
雖然如此,她也擔心遇到難產的,那會砸她的招牌。
昨天那家的婦人生孩子,就差點砸了她的招牌。
她剛開始看到李玉竹時,不以為然,以為是個說大話的小娘子,沒想到,人不可貌相。
昨天這小娘子救活了母子倆,今天給她看的冊子,說的接生方法,竟比她師傅還要老練。
除了教這個接生婆,李玉竹又要求這接生婆多請一些同行前來。
接生婆忌憚李玉竹知府親戚的身份,又擔心不討好李玉竹,李玉竹不教她接生的新方法了,便欣然同意了去找人。
晌午后,這接生婆按著李玉竹的要求,果然帶了十個同行過來。
這新來的十個人,有年輕的,有年老的。
年輕的二十來歲,年老的,七十多歲了。
看到李玉竹,全都是一臉的不屑。
不過,礙于她的身份,這十個人內心不以為然,表面倒還恭敬著,李玉竹說什么,她們全都聽著。
李玉竹發現,她們說話時,語氣敷衍,她知道她們在瞧不起她。
誰叫她的年紀輕呢
最年輕的,都大她十歲了。
為了讓這些人記下新的接生方法,李玉竹想了個主意。
她講解完后,對每個人進行提問。
面對一旁坐著的婁知府的小兒媳和兩個衙役,這些人全都不敢再敷衍了,個個打起了精神來記接生要點。
和對接生婆一樣,李玉竹給她們一人一本冊子。
冊子是孩子在孕婦肚中的透視圖片,并在一旁配了文字說明。
有幾個年紀大的,不認得字,但看得懂圖,加上經驗豐富,李玉竹稍一點撥,她們就明白了。
認真聽完后,這些人漸漸地對李玉竹暗暗佩服起來,因為有些情況,正是她們以前遇到過,卻不知如何解決的。
經李玉竹一提醒,她們茅塞頓開。
當晚,有兩人就接到了接生的活兒。
遇到的情況并不理想。
其中一人按著李玉竹的法子,艱難地接生成功了。
另一人沒成功,最后,還是請了李玉竹前去。
這是個臀位的胎兒。
接生的婦人,是那個最年輕的,今年才二十五歲。
她是頭一次遇到臀位的胎兒,摸到胎兒的位置后,就嚇得不敢接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