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正式上學堂的柴天郎,已經六歲了。
進了學堂后,他知道了何為國,為何州府,何為縣鄉。
他了解到,皇帝住在京城,管著一個國。
李立行小哥哥的父親是縣令,管著一個縣。
縣令住縣城。
皇帝住京城的皇宮。
這樣看來,李景和果果還有李昱,會去京城的皇宮,跟他們爺爺住一起。
皇帝家的人,一般的人不能隨便見到他們,他們也不會輕易出宮來。
柴天郎難過得直嘆氣,“你們還會回來嗎我會不會再見不到你們了”
在大人們全進了北院正屋后,幾個孩子在宋春娘和兩個宮女兩個內侍的看護下,在南院屋玩耍。
四個孩子排排坐在一張竹床上。
李家三個孩子,目光齊整看向柴天郎,柴天郎一臉難過,小眉頭皺成麻花狀,兩眼無神看向另外三個。
李昱才一歲半,不太懂分別是什么意思,他笑嘻嘻道,“不會,你想來看我就看我呀,天郎哥哥,坐馬車很快就到了。”
李景反對,“很快到不了,我記得,我來這兒時,坐了一個月的馬車,是叔叔姑姑們說的。”
“一個月是什么意思呀大哥”李昱晃著自己的小短腿,學著柴天郎的樣子,皺著小眉頭問李景。
李景掰著自己手指頭做示范,“把這些數三遍,一根手指是一天,三十天是一個月。”
于是,李昱開始數自己的手指頭。
但他數來數去的,越數越混亂,一直數不完。
他只會從一數到十,十一后的二十個數該怎么排,都有哪些數,柴娥英還沒有教他。
果果看得著急,只得來幫忙。
哄好李景,果果笑著道,“天郎哥,我們會回來看你,將來,還會帶睿哥哥來看你。”
柴天郎咧嘴笑起來,“嗯。”
。
次日,收到京城加急公文的婁知府,帶著另外幾個兒子們,來了李家。
婁大公子和婁知府,知道李家是廬陵王府的人,廬陵王會登基,父子倆并沒有太驚訝。
婁知府早料到會是如今的結果。
最震驚的是婁二公子婁三公子。
因為,他們一直以為,李家人只是從京城逃難而來討生活的平民,聽說李家老爺是皇帝了,過去的身份是廬陵王時,這兩位呆了半天才回過神來。
兩人心中暗暗吸了口涼氣,幸好沒對李玉恩不敬,否則,他們小命休矣啊
父子倆進了李家,見到換裝的李家人,一個個神色肅然,行禮問安生怕有一些紕漏。
“不知親家的身份是皇親,實在是罪過。”婁知府自責說道。
韋氏微笑道,“說來,還是我們先瞞著你們家的,你們何罪之有不必自責了。你們是三品之家,當初卻沒有嫌棄布衣身份的二公主,反而禮數周到地將她娶進門,該我和皇上感激你們家才是。”
婁知府馬上謙恭說道,“皇后娘娘過譽了,臣惶恐萬分。”
他心中在暗暗慶幸,幸好當初給李玉恩安排了盛大的婚禮。
要是當時怠慢看輕了李玉恩,此時韋皇后就不是笑臉和他說話了,他的烏紗帽怕是都不保了。
又休息了兩天,在婁知府父子和李縣令父子,還有柴大郎一家人的送行中,李興茂帶著韋氏和柴娥英母子他們,坐馬車往京城而行。
婁知府料想韋氏舍不得李玉恩遠嫁,建議婁承業也跟著北上。
護衛隊們跟隨在車隊前后。
離開李家經過桃花河村的路上,沿路都有百姓們出來觀看。